幾個月的時間接觸下來,熊嘉正已經和向南很熟悉了,如今向南要離開了,他也是很不舍,專門抽出時間來私下里請向南等人吃飯,
“這一次要不是你過來幫忙,海昏侯墓里出土的這些文物,我們都不知道要修到猴年馬月呢。”
“千萬別這么說,這是大家的功勞,可不是我一個人的能耐。”
向南擺了擺手,笑著說道,“我頂多也就是修復了幾件文物,根本就不值一提。”
熊嘉正笑了笑,也沒多說什么。
向南何止是修復了幾件文物那么簡單,他最大的作用是協調這群來自全國各地的修復師。
說實在的,真要換成其他專家來,這些心高氣傲的修復師們服不服氣都是個問題呢。
也就是向南,不僅年輕,而且文物修復技術過硬,別人不服氣都不行。
這次海昏侯墓出土文物修復工作能夠順利完成,向南起碼占了一大半的功勞。
當然了,向南自己不在意那是向南的事,西江省文博界可不能不在意,這份人情算是實實在在地欠下了。
既然向南不愿意多談這個,熊嘉正也很知趣地轉移了話題。
他端起酒杯和向南碰了碰,然后一口喝干杯中的啤酒,咂了咂嘴說道:
“這次修復工作結束了,回魔都以后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時間了。”
“休息?”
向南夾了一口菜吃了,放下筷子,笑著搖了搖頭,“恐怕不行啊,出來這么久,公司里積攢了一批殘損文物等著我回去修復呢。”
那些收藏家們,明知道向南去了豫章主持海昏侯墓出土文物修復工作,短時間內都沒辦法回魔都修復文物,但他們依然選擇將一些貴重的殘損文物留在公司,等著向南回來修復。
說心里話,這些貴重文物交給別人來修復,他們也放心不下啊。
這讓向南也很無奈。
以前是擔心沒有文物可修復,如今是文物多到修復不完,也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熊嘉正張了張嘴,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只好勸道:
“那也得勞逸結合,身體可是革命的本錢,太操勞了可不好。”
“別說我了,你自己多保重才是真的。”
向南笑著朝熊嘉正舉了舉杯。
為了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的修復工作能夠順利開展下去,熊嘉正也是操碎了心,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里,整個人變得又黑又瘦。
而且,身為西江省博物館的業務副館長,他還要負責組織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在各地的展覽一事,整天行色匆匆的,看起來比向南還要忙。
最關鍵的是,他都已經五十多歲了,可不像向南這樣年輕能熬,再這么熬下去,向南還真擔心他會吃不消。
吃過這頓晚飯后,第二天一早,向南就和博物館的一行人告了別,然后帶著姚嘉瑩、杜曉榮等人登上了開往魔都的高鐵。
這一次的海昏侯墓出土文物修復工作,也總算是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