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卻是想都沒想,直接拒絕道:“我有田可耕,有書可讀,豈肯送公文做人家的使喚下人?”
李孝光嘆了一口氣,知道自己是勸不動王冕了,便也只能悄悄留下一些銀錢,不再勸說。
母親在紹興城休養了幾天后,知道王冕本就沒什么錢,不肯留在紹興城里“浪費”錢,便想著要回家去。
王冕勸說不動,便只好買了一輛牛車,準備載著母親回家。
在準備路上的吃食時,他忽然想起自己曾經在《楚辭圖》上看到過的屈原衣冠,便自己做了一頂很高帽子,和一件很闊的衣裳。
第二天,他戴著高帽子,穿著闊衣裳,腰上掛著木劍,然后牽著牛車載著母親,一路唱著山歌回到鄉里。
“快來看,這里有個瘋子!”
“哈哈,真的呀,他還在唱山歌呢!”
“他的帽子好高啊,他的衣服也好大啊,真難看!”
“……”
從村子里走過的時候,一群小孩子看到王冕的模樣,都嘻嘻哈哈笑著跟在后面看熱鬧,而王冕卻是絲毫不在意。
沒過幾年,王冕的母親也去世了,悲痛萬分的王冕,又過了三年的守孝生活。
至正十一年(1351年),由韓山童、劉福通、徐壽輝等人領導的農民起義在潁州爆發,由于起義軍頭裹紅巾,因而被稱為“紅巾軍”,又因為其燒香聚眾,又被稱作為“香軍”。
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提兵擊敗之江方國珍,派遣胡大海攻打紹興,屯兵九里山。
村里的老百姓們惶恐不安,攜家帶口四處躲避兵災,但王冕卻是不為所動。
當紅巾軍進入村莊之中時,王冕正好臥病在床,他對闖入家中的士兵說道:“我是王元章。”
士兵聽到這名字后,頓時大驚,王冕的名聲太響了,不僅僅是因為他是遠近聞名的大儒,更是因為他多次作詩諷刺朝廷,寧肯過著困苦不堪的隱居生活,也不愿意做元朝的官。
于是,士兵們當即將王冕用車送到胡大海下榻的天章寺。
胡大海聽說后,立刻將王冕奉為上賓,請他上座,并向他請教用兵策略。
王冕搖了搖頭,對胡大海說道:
“大將軍是高明遠見之人,自不消鄉民多說。若以仁義服人,何人不服?若以兵力服人,何人心服?我紹興乃秉義之地,要我教大將軍殺我父兄子弟,則萬萬做不到。大將軍若能聽我之言,望能立即改過以從善。不能聽者,則請立即殺我。”
胡大海啞口無言,只得再拜領受,只求王冕不要講話即可。
第二天,王冕便病重不起,沒過幾日便逝世了。
胡大海尊之重之,備喪禮殮葬王冕于山陰蘭亭之側,墓碑題“王先生之墓”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