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忙到夜里九點多,向南一共給織機上了兩次經線,平均一次三個小時。
這時間,算起來并不長。
實際上,緙絲最早起源于歐洲,但當時歐洲人還只是用羊毛織毯,也即是現在的掛毯,每厘米放置兩到三根經線,而傳到了華夏之后,華夏人便將這種織法發揮到了極致,每厘米可根據需要放置30-80根經線。
這就意味著,一件80厘米寬的緙絲作品,就至少需要在織機上上2400-6400根經線。
這么多的經線,就是單純地將它們一根根繃直了,兩頭綁起來,那也需要好長的時間,就更別說還需要完成十一道上經線的工序了。
實際上,第一次給織機上經線時,向南花了將近四個小時,主要是為了確保工序的順序以及手法不會出錯,等到第二次上經線時,時間就縮短了將近一半,只用了兩個多小時就完成了。
而且,這第二次上的經線,整體上看起來平順無比,如果不仔細看,就真的像一匹布一般。
“還行,今天就先到這里吧,明天繼續。”
向南稍稍有些滿意地點了點頭,將這些練習用的絲線一根根從織機上拆了下來,然后才將機房收拾干凈,離開了這里。
向南不知道的是,等他離開后沒多久,食堂里的那位阿姨才慢悠悠地從后院走了出來,看了看空蕩蕩的機房,忍不住搖了搖頭,嘀咕道:
“哪來的小年輕,做到這么晚才下班,也太用功了吧?當初念書的時候要是有一半這么用心,也不至于來跟老柳學這個,可憐啊!”
……
向南當然沒有聽見食堂阿姨對他的評價,要是聽見了,他的表情肯定是這樣的:
w(?Д?)w!!
此刻,他剛出了工作室的門,一抬眼就看到了對面坐在車里的老傅,一臉開心地在跟他招手:“向專家,這里!”
“糟糕,都忘了傅師傅在這兒等著了。”
向南有些懊惱地抬手拍了拍后腦勺,一邊舉步朝車子那邊快走過去,一邊想道,“傅師傅肯定還沒吃晚飯呢!”
他都忘了,他自己也沒吃晚飯。
幾步來到車旁,向南開門上車,系好安全帶,這才一臉不好意思地說道:
“傅師傅,對不起啊,讓你在這里等這么久,還沒吃晚飯吧?走吧,我請你吃宵夜!”
“呵呵,向專家太客氣了,今天我還沒感謝你呢。”
老傅臉上一點不開心都沒有,他眉飛色舞地說道,
“今天要不是你,我都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帶我女兒出去玩,你不知道,今天可把那小丫頭給開心壞了!”
如果是公司行政部的司機,那是有周末雙休的,可身為大老板的司機,必須得隨時等候召喚,所以,除非是馬玉川趕他回去休息,否則他是沒有休息日的,更別提是有規律的周末了。
有時候是女兒周末了,他出差了;有時候則是他高高興興地回家了,才發現女兒還在學校里上課呢。
因此,要等到他和他的女兒同時在家休息的日子,連老傅自己都不知道會等到什么時候。
“是嗎?她開心就好啊,哪天有時間,帶來一起玩。”
向南笑著說了一句,又說道,“不過,宵夜還是要吃的,我連晚飯都還沒吃呢!”
“啊?向專家你也沒吃晚飯啊?”
老傅愣了一下,隨即連忙點頭,“那我帶你去一個在姑蘇城里很有名氣的地方,那里的烤魷魚非常好吃,又辣又爽口,對了,你吃海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