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躺椅上站起來,黃云軒端起桌上已經放涼了的茶水,“咕咚咕咚咕咚”地喝了大半杯,整個人一下子就清醒了許多。
隨后,他又提起熱水瓶,將保溫杯倒滿,然后擰上蓋子,這才端著杯子,慢悠悠地出了辦公室的門。
這一次,他沒有再去大修復室,而是直接往小修復室走去,他想看看向南這大半天都做了些什么。
實際上他也知道,向南這一次采用的是“以緙絲補緙絲”的手法來修復這幅《緙絲荷塘鴛鴦圖》,想要在這大半天時間里能有什么工作進展,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哪怕是紡織品文物修復專家,要修復一幅殘損嚴重的緙絲書畫作品,起碼也得大半年的時間,要是工作再做得精細一些,一幅緙絲作品修復一年甚至兩年,也不是沒有過。
他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向南要是今天能給緙絲織機上完了經線,就已經很不錯了,至于緙織《緙絲荷塘鴛鴦圖》的殘損畫面……那真是想太多。
“還不知道這小子,有沒有完成那些絲線的染色工作呢。”
黃云軒想到這里,忍不住笑了笑,自己對向南,還真是期望太高了,要是換成另外那個李明宇,他要是能在一天時間內把修復材料挑選完畢,那就已經很不錯了。
李明宇,就是黃云軒那三個學生里面最小的那個,今年25歲,畢業于魔都大學紡織材料專業,兩年前通過應聘進入了魔都歷史博物館,跟在了黃云軒的身邊學習,今年剛剛通過了紡織品文物修復師的考核,也算是有點天分。
不過,李明宇的這點天分跟向南比起來,那就真的差太遠了,而且,他性格比較散漫,遠不如向南那么努力,也不如向南能吃苦。
你說說,你既不如別人那么有天賦,又不如別人那么努力,你還拿什么跟人家比?
走到小修復室門口時,黃云軒回過神來,不再去想這些事情,他伸出右手輕輕推開了門,一陣“嘎達嘎達”的聲音就傳了出來。
“嗯?這是……開始緙織了?”
他愣了一下,手上不自覺地使了點勁,將門開得更大了一些,視線里,小修復室里的場景就清清楚楚地呈現在了眼前:
只見向南腰桿筆直地坐在緙絲織機前,手里拿著小梭子,腳下踩一下踏板,手上的梭子就飛快地穿線,然后撥絲線……
他的表情專注而認真,動作一絲不茍,甚至都沒發現門外有人來了。
“這小子……半個月就學會緙絲織造技術了?”
看到向南熟練的動作,黃云軒猶自不敢相信,要知道當初他學習緙絲織造技術,那也是花了好長時間才學會的,哪怕是到了現在,也談不上熟練,只能說是勉強夠用而已。
畢竟,他只是個紡織品文物修復師,又不是什么專職的緙絲織匠,學得那么精細干什么?
可向南這是怎么回事?
感覺他的緙絲織造技術,好像練習了好幾年一樣,這太夸張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