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熙一聽,就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道:
“老板的三位老師打頭陣啊?那我做宣傳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寫:向南三大恩師齊開講座——奇跡是如何造就的?老板你說,我這么搞,會不會吸引一大幫子人來聽講座?”
“胡搞!這講座又不是講我的。”
向南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接著又說道,“講座的時間,就定在10月4—6日,這個不能變了,已經跟三位老師商量好了。”
“哦,時間應該沒什么問題,正好學校放假了,要是不放假,學校還會擔心外來人員太多,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呢。”
朱熙點了點頭,說道,“有了具體的時間,那我就可以安排推廣了,場地方面,也可以去找學校談了。”
向南提醒道:“嗯,組織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會場秩序,安全第一。”
“我辦事,你放心。”
朱熙得意地一笑,緊接著,他又說起了閆思遠老爺子的事情,“老板,你哪天過去看閆老爺子,一定要喊我一聲啊!”
“行了,我知道了。”
向南揮了揮手,將他趕出了辦公室。
在辦公室里歇了一會兒,向南又躲進了修復室,繼續開始修復剩下的那些文物。
沒辦法,既然時間不夠,那就只能爭分奪秒,把每一秒鐘都用到極致。
向南這會兒拿到手的是一件破碎的明嘉靖款嬌黃釉仰鐘杯。
明代御窯瓷器在顏色審美方面,十分推崇“五色”審美觀——黃、赤、綠、白、黑,純正的五色對于統治階級而言別具意義,嚴禁民間私造。
《明史?食貨六?燒造》中就記載:“正統元年……禁私造黃、紫、紅、綠、青、藍、白地青花諸瓷器,違者罪死。”
在這五色之中,又以黃色最為尊崇,代表皇家無上的至尊權利。
至嘉靖一朝,因其藩王身份尤重正統形象,故而黃釉、龍鳳等象征權力地位的御瓷頗受青睞,由皇帝本人授意燒造。
這件嬌黃釉仰鐘杯,敞口,弧腹,圈足,內外皆罩施黃釉,釉汁豐腴,發色嬌美,猶有“嬌黃”風采。
實際上,存世嘉靖時期的黃釉杯,以撇口杯造型居多,而且底部為施白釉落青花款之作;但這件嬌黃釉仰鐘杯卻是鈴鐺杯造型,而且底部同樣是施黃釉并落款,在宮中使用級別應遠高于在其它黃釉瓷器,因此就顯得更加特殊而珍貴了。
向南細細觀察了一遍這件嬌黃釉仰鐘杯的殘片,做到心中有數之后,便將這些碎瓷片用清水清洗了一遍,然后才低下頭來,認真地開始修復起來。
一直忙到夜里七點多鐘,向南剛好將這件嬌黃釉仰鐘杯完成了加固、打底處理,就停了下來。
因為接下來的作色、仿釉處理需要調色,這兩個步驟只有在自然光下才能進行,否則很容易出現色差。
將修復室收拾了一番,向南正準備離去,電話忽然響了起來,他拿出手機一看,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不會是現在才知道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