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身衣服后,他又拿起手機回到房間里,靠在床頭上玩起了游戲。
今天跑來跑去真是太累了,要玩幾把游戲放松一下才可以。
……
向南不知道的是,在今天下午第一場老專家講座結束之后,不少QQ群都開始沸騰了起來。
在一個名為“古書畫修復圣手”的QQ群里,一個網名為“泰山”的文物修復剛發了一條:“古書畫修復講座完畢!”的信息之后,立刻就有人追問了起來。
“河童”:“孫教授的講座怎么樣?有干貨嗎?我在黑省這邊,離魔都實在太遠了,要不然還真打算去現場聽一聽!”
“盛夏的果實”:“我去了,孫教授講了一個很長的故事,挺感人的。”
“泰山”:“孫教授講的可不止是故事,那些修復案例里,什么樣的病害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去處理,你沒仔細聽嗎?這可都是干貨啊!”
“盛夏的果實”:“我還是個實習生,聽不大懂……-_-||”
“明月照大江”:“干貨滿滿,而且講得很風趣很生動,一點也不枯燥,對于普通修復師來說,聽了可以勵志,可以找到努力的方向;對于資深修復師來說,也可以學到不少修復技巧,孫教授良心滿滿啊,不枉我從京城趕到魔都一趟!”
“河童”:“真的嗎?那錯過了真是遺憾啊!”
“小峰”:“網上有人上傳了視頻啊,快去看,上傳了不到半小時,就有1000多個點擊了!”
“河童”:“真的?那太好了!我趕緊去學習學習!”
“……”
不止是一個QQ群里聊得火熱,實際上很多人文物修復師聚集的QQ群里,都在討論著這場老專家講座。
在另一個文物修復群里,一群資深修復師們正在熱烈地探討這種講座模式可能會對文物修復行業帶來的影響。
一個網名叫“悠游自在”的資深修復師說道:
“這一次,向南的文物修復公司接連舉辦三場文物修復老專家講座,可謂是開了文物修復界的先河,我個人感覺,這講座對于普通修復師的作用是最大的,能讓他們明確自己未來的方向,不至于在長時間枯燥的文物修復工作中迷失了自我。”
“一般老專家是不愿意開講座的,孫教授他們這次算是豁出去了,只能說明,向南的面子是真大啊。”
另一位網名為“河東獅子頭”的網友發了個微笑的表情,繼續說道,
“當然,正如悠游自在所說的那樣,對于廣大的文物修復從業人員來說,這是一件大好事。”
“孫教授他們愿意開講座,也許是文物修復行業觀念轉變的一個契機。”
“屋頂的飛鳥”說道,“實際上,傳統文化的傳承,并不需要'留一手',因為留著留著,就有可能像那些絕技一樣,最終都失傳了。”
“……”
而在一個名為“番茄”的視頻網站上,孫福民的講座視頻全集也被熱心的網友上傳了上去,引發了網友們的“圍觀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