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無論是何種材料的紡織品文物,它們的修復工藝大體上是大同小異的,無非是絲綢文物的修復材料是絲綢,棉麻文物的修復材料是棉麻而已,但修復過程是一樣的。
因此,向南站在一旁看著王師兄修復了一小會兒之后,心里面就已經有了數,他看到王師兄一臉專注的模樣,便也沒有打擾他,自顧自地從一旁的陳列臺上抱起一個古董盒,就離開了大修復室,來到了黃云軒的小修復室里,準備開始動手修復了。
向南手中的這件古董盒中,裝的是一塊東周時期的“對龍對鳳紋錦”布料,由于這布料在古墓葬中已經深埋二千五百多年,它已經殘朽不堪,不僅布料中間有多處殘損,其本身的材質也已經很脆弱了,輕輕一拉扯就可能破損。
來到小修復室后,向南做好準備后,這才將這塊“對龍對鳳紋錦”布料從古董盒中小心翼翼地取了出來,平攤在了工作臺上。
這塊紋錦布料,是1:1平紋經重組織,絳紅色、棕色、白色分區交替顯花,經向循環為4.6cm,緯向循環通幅。
布料上的圖案主題為對龍、對鳳和對虎紋樣,中間穿插各種小型幾何紋、杯紋和象征太陽的星紋等。
實際上,龍、鳳、虎都是戰國時期織繡圖案中最為常見的題材,表現的可能是長江上游、中游和下游不同部落的圖騰。
向南仔細觀察了一下這塊紋錦布料的現狀后,在心里面已經有了大致的修復方案,這才從一旁的柜子中取來了微型手持吸塵器,對這塊紋錦布料進行清理處理。
向南將吸塵器插上電之后,用吸塵器依次小心除去錦片反面及正面的灰塵,緊接著,又在紋錦布料邊角處做水洗試驗。
經試驗確定水洗對織物無損傷后,再將紋錦布料平鋪于工作臺面上,下面墊上塑料片,用天然海綿蘸取去離子水浸透紋錦布料。
等到污物析出后,再用海綿將污水吸干。
這一步驟很慢,向南不厭其煩地反復清洗三至四遍后,這才初步整理出織物形狀,再用吸水紙將剩余的水份吸干,等待紋錦布料自然干燥。
向南將清洗完畢的紋錦布料進行平整處理之后,緊接著又開始進行修復材料準備。
他從柜子里取來了絳紅色麻布,以及絳紅色縐絲紗、棕色縐絲紗。
縐絲紗是一種平紋組織真絲織物,透明度和柔韌度均較好,不僅可用于背襯織物,更適用于覆蓋在文物表面保護文物。
在這塊紋錦布料的修復中,絳紅色麻布用作最底層的背襯,給脆弱文物以支撐和保護。
另外,在麻布上面再鋪一層棕色的縐絲紗,共同作為紋錦布料的背襯。透明縐絲紗的棕色與麻布的絳紅色融為一體,與文物紅底棕花的總體色調非常協調。
絳紅色的縐絲紗用于覆蓋在文物表面。
至于修復用線,向南則選擇了單股生絲線。
做完這些工作之后,已經到了下午下班的時間了,向南剛剛收拾好工作臺,準備離開這里,王師兄就出現在了小修復室的門口。
他伸手輕輕敲了敲門,笑著說道:
“向南,黃老師先出去了,他讓我過來帶你一起去吃個飯。”
說著,他補充道,“今天是我們師門聚餐時間。”
“哦,好,來了。”
向南在洗手池里洗了洗手,拿過一條干凈的毛巾擦了擦手上的水,這才快步走了出來,對王師兄點了點頭,客氣道,“謝謝王師兄。”
“客氣什么?你好歹也叫我一聲師兄,給你帶個路有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