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和魏師傅閑聊了幾句,大致了解了一下古建筑修復與維護的知識,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他有意學習古建筑修復技藝。
且不說他如今已經掌握了古書畫、古陶瓷、青銅器和紡織品等多項文物修復技藝,或許終其一生也沒辦法將這些技藝鉆研到頂,單單是古建筑修復需要多個工種合作,而且修復時長以年計算,就足以讓他打退堂鼓了。
如果向南以后還會考慮再多掌握一門文物修復技藝的話,他也只會考慮收藏者眾多且一人便能夠完成修復的文物,譬如玉石、木雕、牙雕等等。
最關鍵的是,一個人就可以修復的文物,修復速度還容易掌控一些,可需要其他工種合作修復的文物,你怎么提高其他人的修復速度?
所以,向南只是跟魏師傅聊了幾句,便不再多問。
沒過多久,一群人就在柳村長的帶領下,來到了他的家里。
柳村長的家,并不住在徽派古建筑里,他自己在柳河村的中段位置,建了一棟三層半的鄉村小別墅,門口用磚石圍起了一個小院子,角落里種著幾棵果樹苗,這幾棵果樹苗還很小,只到向南的膝蓋高,也不知道是不是剛剛栽下去的。
在柳村長家里吃過一頓豐盛的農家飯后,沈家偉又帶著大家往他的那棟徽派古建筑而去,這一次,柳村長就沒再攔了。
不過,在沈家偉離開之前,他對沈家偉說道:
“沈老板,當初你將這棟古建筑放在這里是沒問題,因為那時候村里人還有地建房子,你占了地為沒什么關系,可現在不行了,去年過年的時候,很多村里人都嚷嚷著要回村建房子,那地就不夠了,你的這棟古建筑可能要拆走了。”
沈家偉一聽,頓時愣住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一臉懊惱地說道:“要是把古建筑拆走了,那我該放哪里呢?”
“這個我就管不了了。”
柳村長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你也別怪我,我總得為村里人著想。”
“看來,我只能想辦法把這些古建筑都賣掉了。”
沈家偉嘆了一口氣,臉色難看地帶著向南和閆君豪等人離開了柳村長家。
沿著村中的青石小巷彎彎繞繞地走了一陣,一群人終于來到了一棟白墻灰瓦的徽派古建筑大宅面前。
這棟古建筑大宅高大挺拔,粉墻、黛瓦、馬頭墻以及磚木石雕、高脊飛檐,在青山綠水之間,如同一幅水墨畫,讓人心曠神怡。
也許是歷經久遠,這棟古建筑的白墻已經變得斑駁陸離,不少木雕都已經開始出現腐朽,連屋角的飛檐翹角,也有些開始剝落了。
“這棟徽派古建筑,是我收購的幾棟古建筑里建筑年齡最長的。”
一說起古建筑,沈家偉似乎忘了之前的不開心,臉上開始蕩漾出笑容來,他說道,“它始建于清朝順治末年,至今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時間太久了,所以老化得有些厲害。”
“剛剛柳村長說,讓你將這棟古建筑運走,那你現在打算怎么辦?”
閆君豪還是沒忍住,開口問道,“是原地修復保養,還是直接拆掉運走,然后一邊重建一邊修復?”
“我倒是想直接拆走了事,可也沒地方保存這些月梁、廳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