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悠悠地從公司一路走到小區門口,向南先是在外面的大排檔里隨便吃了點東西填飽了肚子,這才上了樓。
看了看時間還早,他也沒急著去洗澡,將背包放在客廳的沙發上,然后來到修復室里,準備練習一下緙絲織造技藝。
事實上,每隔幾天時間,向南都會坐在緙絲織機前,練習一下織機操作,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他從簡單的單色牡丹圖案緙織,到如今已經能夠緙織出復雜的畫作了。
緙絲畫是一種以名人繪畫為稿本,利用通經斷緯工藝制造的華夏傳統藝術珍品。從宋代開始,特別是南宋,緙絲作品開始從實用品轉向純藝術品,并出現了許多緙絲畫。
宋代緙絲工藝家朱克柔的傳世作品之一《蓮塘乳鴨圖》,制作工巧,生意渾成,可謂巧奪天工。
她創作的緙絲作品,花鳥、人物都非常精巧,運絲如筆、暈色巧妙、古淡清雅,為—時之絕技,收藏家都將其作品視如名畫,甚至連當時的皇帝也派宦官到江南去搜集。
向南如今雖然還做不到朱克柔那種程度,但緙織出來的作品,也是有模有樣,不比一般的緙絲工藝家差太多了。
一根一根地給織機上好了經線,向南又拿起墨筆,將紋樣小心翼翼地描在了經面上。
這一次,他打算緙織清朝畫家蔣廷錫的一幅設色畫《芙蓉錦雞》,這幅畫作,一白一紅兩只錦雞站在假山上,一上一下相互對望,假山畔嬌艷的芙蓉花怒放,身后一株翠竹傲然挺立。
整個畫面色彩豐富,布局精巧,構圖合理,可以說算得上一幅上佳之作。
向南將《芙蓉錦雞》紋樣在了織機經面上之后,又給小梭子穿好了彩色絲線,這才在緙絲織機前坐了下來,開始緙織起來。
時間在梭子的來回穿梭間,飛快地流逝而去。
等到向南從忙碌中回過神來時,已經是夜里十一點多了,他停下織機,揉了揉有點發酸發脹的胳膊,然后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長呼了一口氣。
不知不覺間,他都已經坐在緙絲織機前忙碌了三四個小時了,而織機上才緙織出了不到十厘米的作品,這幅《芙蓉錦雞》要完成緙織,還不知道要多久呢。
“算了,反正也不急在這一時。”
向南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轉身出了修復室,將燈關掉,然后來到浴室里匆匆洗了個澡,就回房間里去休息了。
緙絲織造還是極為耗神的,在這過程當中,連一絲小差也不能開,這短短三四個小時下來,比他修復一整天文物還要辛苦呢。
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向南又變得精神奕奕起來,他一骨碌從床上爬了起來,打開窗戶呼吸了幾口新鮮空氣,然后就繼續開始下樓跑步。
等跑完步上來后,剛剛沖了個涼出來,放在床頭的電話就劇烈地震動了起來。
“這么一大早,誰又打電話來了?”
向南一邊拿著浴巾擦著頭發,一邊滿臉疑惑地走了過去,拿起手機一看,來電顯示是沈家偉,
“沈老板這是把古建筑都拆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