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抬起腳往樓梯上踏了一步,聽他這么一說,又停了下來,笑著問道,“你沒去找你師公指點指點?”
“我哪敢勞煩他老人家?”
王民琦嘀咕了一句,小聲說道,“再說了,師公也說了,要是修復不了,讓我找老師來著。哦,對了,那件古陶瓷器是清朝道光年間的青花纏枝蓮紋粉彩十八羅漢圖扁方瓶。”
“清道光瓷器?”向南愣了愣。
鴉片戰爭后,清政府割地賠償,國力衰微。而道光皇帝一向以來都以儉樸著稱,即位之初,首先裁減宮內脂粉費數百萬兩,更是在這種情況下限制了瓷器的燒造,控制費用,有時入不敷出,甚至無法支付御窯廠的正常開支。所以,在這一時期,御窯廠的瓷器產量非常低,精品更是難得一見。
道光青花瓷器以鴉片戰爭為界,可分為前后兩期。前期生產量較大,質量也較高;后期生產量較小,質量較差。
這一時期的青花瓷造型,也大多沿襲乾隆朝舊制,創新極少。如天球瓶、玉壺春瓶、葫蘆扁瓶、直頸瓶等,不僅造型日趨笨拙,線條生硬,而且棱角過于分明,缺乏細巧圓潤的美感。
特別是道光后期,許多器型顯得更加蠢笨和粗俗,胎壁薄厚不均,修胎不精,制作粗糙。
不過,王民琦口中的這件青花纏枝蓮紋粉彩十八羅漢圖扁方瓶,卻是道光時期御瓷所特有的設計,算得上是極少的創新之一了。
向南頓時對這件古陶瓷有了點興趣,他看了王民琦一眼,笑著說道,“你先跟覃小天兩個人商量著來,先看看怎么把這件扁方瓶前面的修復工藝給做完,等下午我有時間了,再到你那邊去看一眼。”
“哎,好!”
王民琦一聽,頓時開心起來了。
有老師給他托底,他才不用擔心會把這件古陶瓷器給修復壞了,大不了,重頭再來嘛!
向南也沒有跟他多說什么,又叮囑了他們幾句,就“蹬蹬蹬”地上了樓,直接來到了青銅器修復中心的大修復室里。
盧國強和那位不知道姓名的青銅器修復師已經坐在工作臺前開始忙活起來了,看到向南來了,盧國強扭過頭來看了他一眼,笑著說道:
“向南,你來了,今天我們兩個人還是從青銅龍形器的尾部開始焊接,龍頭那部分工藝十分復雜,我們怕搞不定,只能留給你了。”
“行,那我就從龍頭這邊開始焊接吧,到時候再在龍形器的龍身位置合龍好了。”
向南一邊從柜子里取了一件白大褂穿上,又戴好口罩,點了點頭笑道,“咱們今天都加把勁,爭取上午就把這件青銅龍形器給修復完成!”
說完,他就在工作臺前坐了下來,開始焊接起青銅器殘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