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羅姆藝術博物館三樓修復室里看了一圈,這里面的修復材料倒是很齊全,只是修補畫芯用的宋代絹帛不好找,這里同樣也沒有。
布羅姆家族成立私家博物館畢竟也有一百多年了,門路還是很廣的,尼森先生只是拿出手機打了個電話,就笑著對向南說道:“宋代制造的絹帛,晚飯前就能送過來。”
向南點了點頭,也沒再說什么,很快就和尼森先生一起下了樓。
趙炳天帶著訪問團的成員在這博物館里已經逗留了幾乎一個下午的時間,該參觀的基本上都參觀得差不多了,他看到向南下來了以后,便走上前去,說道:
“向南,我們現在要回賓館了,你是留在這里修復文物呢,還是跟我們一起走?”
“你們先走吧,我還要留一會兒。”
“好,那我們走了,你也早點回賓館,不要在外面逗留太久,要注意安全。”
趙炳天叮囑了向南一句,就帶著訪問團的成員們上車準備離開。
錢昊良經過向南的身邊的時候,抬手拍了拍向南的肩膀,低聲笑道:“早點回來,我還等著看你這十多天的收獲呢。”
向南笑著點點頭,說道:“好,放心吧,我給字帖做一下準備處理,就回去了。”
“尼森先生,趁著現在時間還早,把王羲之的《平安帖》送到修復室里去吧。”
等趙炳天等人離開之后,向南這才轉過身來,笑著對他說道,“我需要做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要不然,我擔心在回國之前,這幅字帖修復不完了。”
“好的,向先生稍等。”
尼森先生朝向南笑了一下,轉身從會客廳里將那幅字帖取了出來,然后跟著向南又上了三樓。
修復室里,向南將《平安帖》攤放在大紅長案之上。
這幅《平安帖》絹本畫芯有不少地方撕裂和斷痕,因此如果直接用清水來沖洗,很可能會將殘破的絹片沖得七零八落,因此,首先需要固定。
向南在《平安帖》畫芯的背面,用紙和漿糊刷平固定住,然后在大紅長案上鋪一層細網網絹,用水排筆襯平吸干,再將字帖慢慢放在細網網絹上面,正面朝上,緊接著,再用水排筆淋洗畫芯。
畫芯清洗完畢之后,向南又用毛巾將字帖上的水分一點一點吸干,再用稀漿水油紙刷平在字帖正面上,并在水油紙上面刷上兩層宣紙保護層,最后動作輕慢地將字帖在大紅長案上翻一個面。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揭覆背紙和揭命紙了。
“要是這會兒,古畫揭展生物酶制劑生產出來了,那就輕松多了。”
看了看自己面前的這幅字帖,向南不由得想起了文物修復研究所現在正在研究的項目,不對,現在應該已經到了試用階段了,有了這款產品,以后揭覆背紙和揭命紙,比以前要輕松得多了。
當然了,揭覆背紙和揭命紙,對向南而言并沒有太大的難度,只是耗費的時間要久一些罷了。
等到向南揭完了覆背紙和命紙,他轉頭看了看窗外,天色已經開始暗了下來,今天就到此為止吧,再有明天一天,這幅王羲之的《平安帖》,怎么說也能修復了。
想到這里,他看了一眼一直站在邊上的尼森先生,淡笑著說道:“尼森先生,明天上午七點半左右,我就會過來繼續修復這幅字帖,希望你到時候能安排一個人在這里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