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弋澄伸手指了指這年輕男子,笑著介紹道:“李念斌,去年從魔都科技大學畢業的,專業就是3D設計,有過3D打印機的操作經驗。這兩天讓他打印了一些小玩意,看得出來,他對這一塊還是挺熟悉的,而且小李對文物修復也挺感興趣。”
說著,他又對李念斌說道,“小李,這是我們公司的大老板,向南。”
李念斌趕緊招呼道:“老板好!”
“嗯。”
向南對他點頭笑了笑,轉頭對許弋澄說道,“讓青銅器修復室那邊,選一件帶紋飾的殘損青銅器過來,我們試驗一下這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青銅制品,是不是能夠用在青銅器修復上來。”
“好,我過去看看。”
許弋澄點了點頭,轉身就出了辦公室,去找杜曉榮了。
向南轉過頭來,對李念斌笑道:“你忙你的,我自己隨便看看。”
李念斌也不敢多說什么,重新坐了下來,繼續對著電腦操作了起來。
向南也沒有等多久,沒過一會兒,許弋澄就重新回來了,在他身后跟著身子有些佝僂的杜曉榮,在杜曉榮的手里,還捧著一個古董盒。
“挑了個不大的青銅器,器身上正好有個小殘缺,到時候就用3D打印機打印嘗試一下吧。”
許弋澄伸手指了指杜曉榮手里的古董盒,對向南說道,“你要不要先看看?”
杜曉榮上前一步,將手里的古董盒放在桌上,一邊伸手將盒子打開,一邊笑著說道:“我來,我來!”
等杜曉榮將這件青銅器從古董盒中取出來后,他才發現,原來這是一件銅制圓形筆筒。
這件銅制筆筒的口沿和底部各用一道圓棱包邊。器物腹部上下各有一圈裝飾帶,分別刻飾雷紋和海水祥云。腹部中間采用透雕工藝裝飾雙龍搶珠畫面,四周環繞靈芝狀的祥云。
這種紋飾特征盛行于明晚期,不過這件銅制筆筒卻不是明朝晚期的,而是清朝中期的。
向南仔細看了一下,這件銅制筆筒,在腹部中間鏤空的位置有一塊銀元大小的殘缺,至于其它位置,則早已經焊接完成。
“就拿這件銅制筆筒來試試吧。”
向南點了點頭,伸手指了指這件筆筒,對許弋澄說道,“青銅器上的這種不規則殘缺,是最難補配的,要是3D打印機能夠完美解決這一點,那它就很值得了。”
許弋澄笑道:“我覺得應該沒什么問題。”
就在向南和許弋澄說話的當口,杜曉榮已經將這件銅制筆筒在桌子上擺好,李念斌也不耽擱,使用三維掃描儀將這件銅制筆筒的三維畫面掃描到電腦里,然后就坐回到電腦前,開始利用軟件準備將筆筒上殘缺的部位填充起來。
向南走到李念斌的身后,仔細看了一會兒,伸手指了指電腦屏幕,說道:“這個殘缺部位填充,還需要結合原器物紋飾的風格和走向來進行,可不是隨便把畫面填滿就可以的。”
說著,向南又轉頭看了看杜曉榮,對他笑道,“杜主任,待會兒就麻煩你在這邊盯著一點,可不能出現低級錯誤,那樣的話,咱們可真就成了文物修復界的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