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抬起頭來看了朱熙一眼,似笑非笑地說道,“你身為‘富三代’,家里錢多得是,在這買幾套房子不是分分鐘的事情?”
朱熙縮了縮脖子,訕笑道:“這話我要敢跟我爺爺說,他非得打斷我的腿不可。他肯定會說,連根都不要了,這日子還能長久?”
老爺子是個很注重傳承的人,始終認為華夏人就應該生活在華夏這片沃土里才能興旺長久,根在哪里,人就在哪里,這也是為什么朱熙大學畢業后整天無所事事,老爺子也沒想著要把他送到國外去鍍鍍金的原因。
根在這里,沒準鬧騰鬧騰,還真就鬧騰出名堂來了呢,出了國就沒了根,哪怕你混得再好那也是虛浮得很,說不定有個什么事情就被打回原形了。
既然如此,那還出國去干什么?
……
在房間里休息了一下午,到了傍晚時分,戴維斯又親自開著車子,帶著向南和朱熙來到昌島海灣附近的一家很受歡迎的華夏餐館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之后又帶著兩人沿著昌島逛了一圈,這才回去休息。
第二天上午,向南和朱熙在戴維斯家附近逛了逛,等吃過午餐之后,兩人就和戴維斯一起,來到了住在不遠的閆君豪家里做客。
閆君豪的愛人是他在米國讀大學時的同學,也是華夏人,雖然已經四十多歲了,但整個人看上去顯得很年輕,也很有風韻,看到向南等人來了,她一直在端茶遞水,準備水果、零食,看上去就很賢惠。
閆君豪的兒子只比向南小兩歲,興許是一直在米國生活成長的原因,長得很健壯,一看就是經常運動的類型,而且他性格開朗活潑,很快就和朱熙聊得火熱起來。
看到這一幕,就連向南都不得不佩服朱熙,這小子或許別的方面有些差強人意,但人際交往方面還真是很有天賦,無論是什么人,他都能跟對方聊到一塊兒去,而且還能聊得很開心。
在閆君豪家里待了一下午,一起吃了晚餐后,向南等人才告辭離開。
在回去的路上,向南轉頭看了看戴維斯,開口問道:“戴維斯先生,你應該也知道,修復文物需要有專門的工具和材料,但我好像沒發現你家里有專門的文物修復室,是嗎?”
“向,我的朋友,請您放心,這件事我早就安排好了。”
戴維斯笑了一下,繼續說道,“我有一個朋友布羅迪·泰勒,他也是哥譚市里著名的收藏大家,而且,他還在昌島擁有一家私人藝術博物館,泰勒藝術博物館,這里面就有一間功能完善的文物修復室。早在您來哥譚市之前,我就已經跟泰勒先生說好了,他很愿意將文物修復室免費借給您使用。”
“是嗎?那真是太好了,代我謝謝這位泰勒先生。”
“他要謝謝您才對,您愿意在他的博物館里修復文物,將會大幅度提高博物館的知名度的。”
戴維斯擺了擺手,笑著說道,“哦,對了,我都忘了提醒您,明天晚上,我將在家里舉行歡迎酒會,到時候會有不少收藏圈的朋友過來,他們對您的到來都很欣喜,希望您到時候做好準備,可千萬不要被他們的熱情給嚇到。”
向南:“……”
還會被他們的熱情給嚇到?有這么夸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