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我研究了也有三十多個年頭了,它給人的第一印象,就好像是一幅水墨畫,薄霧纏繞之下,白墻黛瓦馬頭墻,青山綠水炊煙直,那場景真是美不勝收。”
龐仲軒在得知向南的設想是將三棟徽派古建筑融入到整個博物園的建設規劃當中之后,也談起了自己對徽派建筑的了解,他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笑著對向南說道,
“徽派建筑的特點,體現在很多個方面,但我覺得它最吸引人眼球的地方,就在于選色上,徽派建筑的色彩反差很大,純白的墻面,黑色的瓦,這樣強烈的色彩對比,碰撞出了極美的視覺效果。”
“咱們華夏人是一個勤勞又富有創造力的民族,對于美的追求,是由來已久,在《詩經》當中就有反應先秦時代人們對美的追求。也正是這樣一群具有極高的審美眼光,并且具有極高的創造美的能力的民族,才能建出構思精巧、造型豐富又講究韻律美的徽派建筑來。”
感慨了一聲,龐仲軒朝向南笑了笑,繼續說道,
“一直以來,我其實都想嘗試著將徽派建筑的設計元素融入到新的建筑作品當中來,只不過始終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切入點,這一次聽到向先生你說,希望將三棟徽派古建筑也融入進博物園的總體規劃當中來,我頓時有些豁然開朗,說真的,現在我都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先去看一看那三棟徽派古建筑各自的造型了。”
“那還真是有些不巧,這三棟徽派古建筑已經拆掉了,拆下來的那些木、石架構現在還放在我們文物修復培訓學院的老體育館里。”
向南聽了龐仲軒對于徽派建筑的一番理解之后,心里面對他已經有了幾分認可,不過對方想看那三棟徽派古建筑的要求,自己是沒辦法滿足了,此刻只好說道,
“不過,當時我們對這三棟徽派古建筑都有拍過照片,不知道這些對龐先生有沒有用處?”
“既然看不到古建筑本身,有照片也是好的。”
想了想,龐仲軒還是點了點頭,過了一會兒,他又說道,
“對了,向先生,這三棟徽派古建筑原來所在的地方你能打聽得到嗎?那些地方肯定不止這幾棟徽派古建筑的,要是方便的話,我希望能親自過去看一看,這樣一來,也有助于我的創作。”
“這些地方我知道,當初拆卸這三棟徽派古建筑的時候,我也是在現場的。”
向南一聽,連連點頭,笑著說道,“龐先生要是打算過去的話,我可以給你做向導。”
龐仲軒也是個行動派,做事毫不拖泥帶水,他說道:“今天天氣還算不錯,要是向先生不忙的話,咱們吃過午飯就出發,可不可以?”
“可以。”
向南想了想,很快就點頭答應了下來。
之后,龐仲軒又和向南聊了一會兒博物園周邊的環境、地塊形狀,以及一些規劃要求等事宜,將這些基礎信息了解清楚后,一個上午的時間也就差不多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