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每年出巡塞外、行圍的時間,皇帝住在紫禁城里的時間很少。
弘旺生病的前一日,康熙皇帝才回宮向太后問安,并在十月十四日當天奉太后移駕暢春園。
按制度,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高官大員,請太醫之后,太醫院要將看病緣由、所開藥方等悉數記錄,其后還要上報皇帝。
康熙皇帝出巡期間,留皇子監國,皇子們固定奏報的消息里,就有旗人、大臣往太醫院請醫生的數量、人名、生病緣由,遠在塞外的皇帝借此了解京城局勢。
康熙皇帝本人的記憶力超群,不僅是他的大臣本人,還包括這些人的親眷、性格,都能牢牢地印在腦子里。
比如三個月前,留守京城的皇子奏報六月份中、下旬的求醫人員匯總,其中有一鑲黃旗包衣護軍章京景色楞,以其父腹內脹痛、食不消化求醫。
這種求醫理由很是尋常,但若是皇帝曾經對景色楞之父病篤、亡故作出過批示,那就有問題了。
皇帝對這種前后對應不上的小細節非常注意,通常來說,大臣本人不可能在其父生死這個問題上欺君,那就只能是奏報的問題。
借此,皇帝還能發現自己身邊的太監誰更得用,誰又離譜到連這種事都會奏報出錯。
“胤禩以府上大阿哥發燒求醫大阿哥弘旺如何生病,用的什么藥昨日誰去胤禩府上看的診梁九功,去將人算了,派人將朕方才問的消息都問清楚,一一奏來。”
“嗻,奴才遵旨。”
梁九功領旨出去后,康熙手不停,又開始翻閱其他奏折,速度卻明顯慢下來。
大清的皇嗣夭折率很高,不只康熙本人,就連他的兒子們,也多多少少都經過喪子之痛。
八阿哥胤禩在這里頭是個異類,除了剛和郭絡羅氏成婚后就得了個女兒以外后來這個孩子還夭折了就一直膝下空虛,沒有子嗣誕生。
連生都沒生過,又怎么可能會有喪子之痛
及至如今,胤禩府上也唯有一兒一女而已。
對這個兒子的子嗣問題,康熙實在操碎了心。
嬰孩生病,縱是照顧得再精細,也是難以避免的。
康熙連弘旺這個孫子的面都沒見過,按理說沒多少感情,可為著胤禩,他卻對弘旺的病情上了心。
胤禩有心奪嫡,是個孽子,可他又畢竟是自己寵了多年的愛子,如此感情,又怎能輕易割舍。
弘旺病得實在不巧,正在這個節骨眼上,康熙一邊想著胤禩是否對自己心有不滿,故意讓大阿哥生病打自己的臉,一邊又想著,胤禩的缺點是優柔寡斷,怎么可能如此狠心,拿獨子和自己慪氣。
他腦內思緒萬千,只尋一些請安折批復“知道了”三字。
時間沒過去多久,梁九功便回來,將康熙關心的消息一一奏報。約莫是早就想到皇孫夤夜尋醫,康熙會過問,太醫院早已有所準備。
“主子,已問清楚了,昨日八阿哥府上大阿哥突發高熱,閻進奉八阿哥之命尋醫,府外護衛可作證。太醫院按制遣人隨往,八阿哥已在大阿哥院中等候。因大阿哥喉腫、高熱,開青蒿、銀柴胡、白薇、丹皮各三錢,以水煎服。若大阿哥吃得其中苦味或退熱快,日服兩次便罷,否則便需頻服。太醫上報時,府上阿哥已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