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關在府中的這些天,已經反省過了。
康熙說的話,他自己都想過,而且事實就像皇帝訓斥的那樣,這樣模棱兩可的話,他會上當,也是被張明德后來說他“后必大貴”的話蒙了心。如果不是張明德說出了刺殺太子的驚人之語,他說不定還真會繼續將此人奉為座上賓。
皇帝的訓斥,胤禩照單全收“汗阿瑪說的是,兒子確實是昏了頭了,到此人妄言刺殺太子,才識破此人面目,將他趕走。”
東暖閣內突然完全安靜下來。
胤禩主動提起張明德里謀刺太子的內容這是胤禩被革爵、皇帝屢次訓斥他的原因,也是扎在他們父子之間的一根刺康熙的表情明顯僵了一瞬。
原本皇帝叫胤禩來和好,是要將這件事含糊揭過去,從此他們就當一切都沒發生過。胤禩沒有“心懷遠大”、暗中相面,康熙也沒有將兒子罵個狗血淋頭,還將胤禩的出身、性格、福晉、子嗣全都揪出來一通批判。
可是現在胤禩主動提到了這件事,他們就得直面父子之間最大的矛盾沖突了。
“你能識破張明德的狼子野心,甚好。可為何不早些密奏于朕,反倒要等到胤禔出首你有空與幾個兄弟說,都沒時間和朕聊聊么”
“是兒子的錯。張明德不過是一妄人,初見面便慫恿我謀刺太子,實在可笑。我并不相信他有這般能力,只是覺得此人在皇子宗親中招搖撞騙,影響惡劣,才提醒兄弟們多加小心。
太子日常居住宮中,又在我大清勇士的重重保護之下,兒子并不相信張明德真有法子謀刺成功。若他真有大神通,又何必特意蠱惑皇子呢恐怕早就自行行事了。
因此人后來再未在我面前出現,兒子便沒再將他放在心上。”
胤禩的理由翻來覆去說的就是一個意思他之前是被張明德蠱惑了一下不假,但后來壓根沒信這人的話。甚至他都沒上心,連張明德去哪兒了都沒管。
張明德要是被控制在他手上,他在倒霉前能不知道嗎
在胤禔鎮魘太子的行為暴露以后,胤禩的話聽起來就很有說服力。
張明德事件里倒霉的就他和普奇兩個人,其他有牽扯的人都安然無恙。尤其是對胤礽心懷惡意的胤禔,還以慨然陳奏兄弟惡行的行為狠狠地在康熙心中刷了一把好感度。
胤禔陳奏張明德為八阿哥相面之事,又說欲誅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兩相結合,仿佛胤禩才是主謀。
當時胤禔把胤禩坑得有多慘,鎮魘之事暴露后,他就被反噬得有多深。
胤禔的事情暴露也沒幾天,有許多人都還不知道內情。
就連康熙自己,都是在近段時間的調查結果匯總里,才知曉胤禔究竟做了什么好事。
胤禩這番什么都不知道、只是為自己辯駁的鐵憨憨式發言,反倒讓康熙對他又多了幾分憐愛。
胤禔做錯了事,還是天大的錯事,所以這時候的他就連呼吸都是錯的,皇帝分分鐘都能回想起一堆胤禔給兄弟下套子、上眼藥的情節。
在他主動說出張明德為胤禩相面、推舉胤禩為太子之前,康熙剛下明旨,禁止任何人擅言廢立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