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對胤禔的處罰之后,康熙的行動很快。
十月三十剛說完胤禔素行不端,十一月初一就革去胤禔的王爵,將他圈禁在直王府中。
要不說康熙是親爹呢,圈禁也給人選個舒服的地方。
反正弘旺知道以后,是對康熙的心慈手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要說這被親爹圈禁和被兄弟圈禁就是不一樣,雍正朝那些被圈禁的皇子,回想起康熙朝里兩位兄長的待遇,不知心中是否會羨慕。
胤禔倒了霉,其余皇子又一直不顯山不露水,便又有大臣上疏保奏廢太子胤礽。
儲位空懸,人心便無法安定。
若是胤礽真是因謀反被廢也就罷了,如此悖逆不孝之子,別說放出來繼續當太子,就是在幽禁之所關到死,都算是皇恩浩蕩。
可誰讓胤礽的罪名并不嚴重呢
胤礽的其他待遇,都是皇帝主動給予的恩寵。康熙不上趕著給寶貝兒子做臉,太子又怎么會變成他廢儲的時候說的“不法祖德”“恣取國帑”,連有心探聽皇父消息都直接是“每夜逼近布城,裂縫向內窺視”的那種人
總結康熙對廢太子的不滿之處,所謂有心作亂,集結黨羽,鍋都可以給已經死了五年的索額圖背。
至于太子本人,窺伺帝蹤當然有錯,可所謂的“今日被鴆,明日遇害”,都是康熙皇帝自己出于恐懼的臆想。
皇帝覺得太子窺伺帝蹤,有心暗害于他,被害妄想癥發作,可要論太子的罪名,似乎也真沒到謀反作亂的地步。
而且,廢太子之后,皇帝就常言太子干的事不像正常人干的,而是“似有鬼物憑之”,“種種舉動,皆有鬼物使然”。他自己都給胤礽找借口脫罪。
當然,這只是根據皇帝對外公布的消息來看的。
十三阿哥向來與皇太子親厚,這位可到現在都還被冷遇、幽禁著呢。
真要說太子和十三阿哥兩位皇子有想做什么,也未必說不通。
可是皇帝沒真切公布他們的罪名,僅以表象論,太子的罪過還不至于嚴重到廢黜儲君之位。
更何況,如今出了胤禔鎮魘太子一事,大阿哥連判決都下來,大好的甩鍋對象,不正好用來證明廢太子的無辜
偏偏這些折子都被留中不發了。
皇子大臣們都弄不懂了。
康熙廢太子后就親下諭旨,不許皇子們對儲位有想法,若有窺伺儲位者倒霉的八阿哥就是前車之鑒。
如此一來,無論是不是太子黨的大臣,有心讓皇帝重立國本、安定民心的,就會上奏保舉太子。
皇帝表露出的對太子的溫情眷顧,分明就是給予外界的信號。
留中不發的折子雖多,康熙卻沒訓斥過這些上折子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