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媻不給父親說話的機會繼續說“其實昨夜李老爺還說起父親當年也曾念過幾天書的事情,說父親若是沒有把念書的機會讓給二叔,現在應當是不一樣的境遇。”
顧葉一滯,面色沉如海,緩緩說“已經過去的事情,談那些何用”
“是啊,所以李老爺也勸父親去了揚州后不如撿起從前的愛書向學之心,他斷言父親天賦異稟,所看所學過目不忘,且決心要振興顧家,當然由父親親自振興,比把希望寄托在我這樣沒用的兒子身上要好。”
少年說得懇切,且再接再厲,繼續說“兒子也想好了,到了揚州后,一定拼命在謝家找份差事,說不定主家看我勤奮,還會舉薦個小官給兒子當當,到時候咱們家就在揚州定居下來,也算是對得起李老爺一片善心了。”
王氏看兒子說得不無道理,心中都是一動,可當老子的三十來歲才去學什么幼童開蒙的東西,那豈不是挺丟人的
顧葉自然也是這樣想,可在此之前他問長子“李老爺怎知我過目不忘的”小時候他也只是隨便看過弟弟念的那些詩文,可至今都記得,就只看過一遍,他學過的東西,全部都好好記著,不然也不會擅自做主給妻子取字。他自認即便沒念過多少書,卻也是有文化的。
少年正色道“有才之人自然誰都看得見,父親若是能夠親自振興顧家,想必祖宗和祖父在天之靈一定會更有慰藉。”李老爺說過與否不重要,他不信父親會專門寫信去問。
顧葉一聽見長子說老祖宗,心中便是一痛,幾乎就要被說動了,不管怎么想,都覺得長子說得很有道理,只是錢的事情
讀書要花很多錢,讓媻哥兒去掙錢,落入世俗中去,他身為父親,怎么忍心
顧媻也不強行要求父親現在就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只要別讓他頭懸梁錐刺股就行了,他好不容易上完了二十多年的學,知識夠用就行,更何況他也不是真正的古人,古代科考很難的好不好他弄不來。
既然能舉薦跨越階級,干嘛要費力讀書
就因為念書考試的和舉薦的被分為兩派,其中考上去的更高人一等嗎
他才不在乎這個呢,只要能當官就行,有權力,有錢,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誰敢當面瞧不起他
就在顧家一家子慢悠悠欣賞逐漸綠油油起來的山間風景,偶爾還能碰到商販的車馬,看人家浩浩蕩蕩幾十輛馬車馱著重物先一步離開,少年便開心。
他之前跟游客們說起盛唐的絲綢之路,帶游客們看各種動畫制作的絲綢商旅隊伍,都不如眼前尋常一條商隊來得壯觀真切。
他好像此刻才真正感覺自己來到了充滿生機的古代。
他忽然很想知道這個朝代有沒有和西域建交,這個朝代的食物有沒有土豆玉米,這個朝代有航海隊伍了嗎揚州真的繁華似錦嗎長安是他知道的那個長安嗎
懷里的弟弟忽然醒來,接過王氏遞過來的饃饃后,張嘴卻是天真地問“揚州的饃饃也是這么硬的嗎”
顧媻也充滿期待地暢想了一下,說“到時候你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