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一大早,顧媻難得清閑,家門口雖然依舊鄰居家的老來串門和母親說些吉祥話,但顧媻透過小窗看向母親的笑臉,倒不覺著吵鬧,只披了外衫坐在小榻上看弟弟寫字。
小弟顧復過了年就四歲了,父親說要準備送顧復去謝家的家塾開蒙上學,從前是沒有那個條件,如今家里情況陡然好起來了,自然不能只顧著老的,還要惦記小的,之時這些話父親沒有直接和顧媻講,像是生怕顧媻壓力大一樣,想要自行去和老祖宗求一求。
過年期間上門討喜的,只要不是太過分,主家大部分都會應允,此乃大魏朝的習俗,像是覺得只有過年期間不拒絕別人,才能給自家帶來好運。
顧媻也不打算插手此時,一件小事兒罷了,以他現在的身份地位,怎么找就算老祖宗否了,老侯爺也要同意。
就讓父親去說,讓他親自感受一下自己兒子的本事,也更好側面的讓當老子的知道兒子多么有從官的天賦,當中又付出了多少的辛苦汗水。
自己去說自己多么辛苦實在是很掉價,得讓別人說出來,從側面表示,才更讓人信服。
少年悠哉游哉打了個哈欠,斜靠在被窩里面,直到母親在外面說二爺的小廚房把午飯送來了,熬夜了大半宿的少年才在被窩里面又發了會兒呆,隨即依舊穿著褻衣披著外衣上桌。
大冬天,沒人在院子里吃飯,菜涼得太快,王氏便把食盒放在屋內的小桌子上,大家要一塊兒蹲在矮凳子上,一邊取暖一邊用膳。
因為父親學習去了,顧媻在家中又是長子,如今還得了官身,哪怕是私營里的小官,那也是全家的頂梁柱,便被母親引至主位坐下。
顧媻其實不怎么在乎位置,他比較在乎今天的菜色都有哪些。
裝菜的食盒巨大無比,平日里都要兩個小廝小心翼翼的一塊兒提過來,全因食盒籃子最底部還裝了溫碳保溫,一個人根本提不動。
隨著母親打開第一層,顧媻便瞧見了幾碟當季的蔬菜,冬筍炒臘肉、雞湯煨小白菜芯和一道不知道是什么的菜,是一個個小方塊的豆腐,瞧著晶瑩剔透,淋了油亮的醬汁,點綴以胡蘿卜和一些香菇碎,光是看著便清甜可口,顧媻瞬間就餓了。
他辛辛苦苦這么拼命工作,為了什么不就是為了這么一口吃的嘛
少年感動,這會兒好像還有些孩子氣,眸色亮晶晶地,幫母親一塊兒把菜卸到桌子上。
幼弟還捏著紙幣在桌子上寫寫畫畫,顧媻瞟過一眼,發現幼弟這個自學天賦估計不高,寫字明明看著認真,還一筆一劃很像那么回事兒,再看紙上,一團團的都是墨團。
顧媻深吸了口氣,心想還好他不用考試,字丑也沒什么。
第一層食盒卸完,打開第二層便可見是兩盤扎實的肉菜,一道紅燒獅子頭碩大的四個,紅彤彤的躺在盤子里,每個基本有少年拳頭那么大,真是說不出的好看。
另一盤叫什么顧媻不知道,好像是鴨肉做的,類似北京烤鴨的
卷餅,那餅子薄如蟬翼,真不知道古代人是怎么做出來的,現代倒是有機器,小卷餅里面紅紅綠綠一堆東西裹著,一醬汁粘起來,顧媻光是看著,都覺得幸福。
最后一層是一道用看起來便做工精細的大碗盛的酸湯甲魚,甲魚腦袋還在里面,顧媻看了一愣,覺得有必要和草包溝通一下自己不愛吃的食材,其中頭號便是甲魚,其次是狗肉和各種野味,他一來覺著甲魚看著渾身發毛,二來怕野味吃死自己。
誰知道湯端走后,最下面還有一層,打開后是一小碗長壽面。
“欸”顧媻張嘴就想問家中誰過生日,可又迅速閉嘴,他怕自己暴露。
誰知道幼弟在旁邊羞澀道“大哥生辰快樂,是我同二爺說的,昨日是你生辰,可你一整天都不在屋里,回來也是忙著辦事兒,母親和父親都不敢耽擱,晚上你回來也是倒頭就睡,所以生辰就干脆挪到今日,二爺說長壽面是一定要吃的。”
難怪昨天草包等他那么久,還一副生氣的要死的樣子,原來真不是他們出去辦事兒不帶草包,而是他給自己過生結果自己不在。
搞得叫人挺欣慰的,領導記得員工的生日可是員工成功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