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的家宴的確是好大一場宴席。
顧媻之前辦過秋日宴,邀請了六個縣令過來做客,后花園就布置得簡直跟天宮似的,整個顧家的下人更是忙忙碌碌,別提多累了,他一個領導站在旁邊做決策都累死了,結果這邊居然有高達五十人的聚餐
孟家總共分為八支,孟大人的同輩兄弟就有八個,這八個住的近的很多,住的遠的則天南海北。
孟大人自己有三子,其他兄弟也各有幾子幾女,兒女們又各自成家,又各自有了孩子,兒子們生的又是好幾個,于是這孟家自孟大人以下的隊伍就龐大到可怕,更不用提孟大人的叔叔伯伯嫂嫂嬸嬸和奶奶爺爺各種親戚,顧媻粗略算了一下,真是五十多人,跟一個高中班級差不多。
這樣的家宴,自然座位也有講究,主枝一脈以孟大人為首,自己最疼愛的三子和幾個德高位重的叔伯外加一個這么多年受盡委屈的孟信坐在主桌上。
然后下面的則不按照家庭來排序,而是按照輩分坐在一起。
顧媻原本應該跟孟玉一塊兒去小孩兒那桌,結果因為自己是座上賓,又是大官,還幫了孟家幾次,孟大人口口聲聲說把顧媻看作是小恩人來看,于是其他孟家人哪怕有些目光不是很友善,大約是些讀書人的嫉妒,那么也無傷大雅,不敢放肆。
孟家用膳也講究,如云的仆從會在所有人坐下后,才把熱氣騰騰的佳肴一道道接連端上來,擺盤也講究,是每隔一個素菜便有一個葷菜,每隔兩個葷菜必有一道小涼菜和湯,湯的種類也是繁多,鴿子湯都是最平常的,會在用膳過半后呈上來,每人都有一小碗的瓦罐,里面裝著各自的小腿與最好吃的肚子與翅膀。
中間的大湯則是牛骨與胡蘿卜冬瓜等熬成的大骨湯,下面還一直煨著火,若是有人想要喝湯,后面的仆人立馬會上前幫忙問要不要下面,然后給人下面,再挖一勺湯做澆頭。
顧媻還注意到一個細節,孟家的飯桌上還有一道改良過的菜包飯,用的是冬天新出的甜甜大白菜葉子,拌上用雞蛋炒過的醬,和在有些黏糊的米飯里,還加上土豆、香菜、茄子、肉末,最后只用白菜中間幾層的葉子拿來包飯,兩口便能一個,簡直是說不出的美味
顧媻好奇問孟玉,說他們家族以前是不是東北那邊過來的。
孟玉眸子笑了笑,小聲回他“你真是什么都知道。”
顧媻可不止知道這些,他知道的可多了,他就是覺得有趣,他的認知里,大多是山東世家比較多,沒想到東北那邊那么遠的,也有跑來揚州定居的,古代可真神奇。
不過神奇在他們不忘本吧,他們每個人都是地地道道的揚州人了,卻過節還是會上這樣的菜來提醒自己根在何處,這種感覺真是不錯,顧媻覺得自己也應該偶爾提醒一下自己,自己的根在哪里
他要不搞點兒小發明開些漢堡店或者奶茶店,漢堡就叫做麥當當,奶茶就叫做茶道道。
百年之后,也不知道后人會怎么
看他,
肯定是懷疑他是穿越的啦哈哈。
小顧心里高興,
好像給后人們留下謎團就是他最高興最有興趣的事情了。
一頓飯吃得賓客盡歡,瘋了的孟信也被洗漱了一番帶上來跟顧大人坐在一起,大人們正在一塊兒商量著恢復孟信祖籍的事情,也有人持反對意見,說是得等孟信考上了才行,不然依舊沒能洗清,孟家說不得還要被敵對的世家告一狀。
顧媻乖巧吃飯,八卦看戲,期間偶爾抬頭看了一眼對面的那桌,那桌是小輩桌,小輩桌總共四張,每張都只能坐六個人,光是男人就四張,女眷們則只有三張。
顧媻正對著的那張正是孟玉大哥所座的那桌,只見孟大哥在席間喝了些酒,就對著契弟范元東倒西歪,兩人親親密密地,說這話,談著笑,隔著屏風的女眷一桌顧媻看不見,卻抿了抿唇,自己都不知道此刻是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