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退了。
眾臣還在各位閣老的商討中當真商量起籌備軍餉一事,竟是沒有一個人提起昨夜東宮的異動,連問一句齊王何在都沒有,這自然也不是齊王在朝堂上毫無根基,而是因為昨夜戴閣老連同劉閣老還有一直不顯山露水的宋閣老,三位閣老匯聚了所有人脈兵力,將長安兵馬總兵策反,一夜之間將齊王主要力捧的副官全部拿下。
也因此今日來上朝的人比之昨天,少了三分之一。
還有些小蝦米,戴閣老覺得沒必要管,若是都抓起來,那他和劉閣老豈不是也要
話說回來,眾人還沒商量出個什么對策來,外面就有太監傳說太子殿下快到了,讓大人們可以移步大殿。
從前的從前,禹王是群臣之首,所有人臣下看見禹王還要行跪拜之禮,禹王上朝的時候,眾人還要分立兩旁為其讓道。
后來群臣之首是戴、劉二位閣老,齊王則是總和太子一起出來,齊王像是皇帝一樣,就差沒坐上龍椅了。
如今,戴、劉二位閣老對視了一眼,竟是都沒有起身,劉善是個沒心眼的,下意識扶著顧時惜先起來,顧媻被扶著前進了幾步,快要走出等候室的時候,才反應過來什么似的,他驀然回首,卻見無數曾經高高在上的、冷漠的、大人物們此刻竟是有人含著熱淚,有人充滿希翼的光,有人憧憬的跟著他的腳步,在后面隨他走。
顧媻從沒有哪一刻感覺到如此的身兼重任,也沒有哪一刻像此時忘記一切,感覺這種無上的靈魂升華。
“顧大人,快請吧,陛下那邊等著呢。”外頭之前還需要顧時惜巴結的小太監,需要給錢誘惑人家給自己說好話的小太監這會兒都對他恭敬有加。
顧媻忽地回神,笑了笑,他感覺自己好像實現了自己從來到這里就想要做官做大官的夢想。
于是他跨過門檻,不再糾結什么,領著身后的群臣徑直往聽政殿去。
一場早朝上的比昨日高效得多,顧媻得到了一張椅子,坐在下面第一排,首先由宋閣老站出來大肆說明齊王的種種罪行,又說他得以伏誅全是仰仗顧時惜,請太子殿下為顧時惜封賞。
劉閣老站出來也有話說,說太子殿下還小,總得有人先暫領國事。
宋閣老則舉薦顧時惜。
一切都水到渠成一般,唱雙簧一般,順利極了,顧媻則不希望什么事情都自己出頭,他很明白今天事情這么順利,主要還是因為他勝利的緣故,支持他的人占多數,所以不管是有異心還是沒異心的,這回都只會拼命融入他的這個組織,因此不會有人反對任他做宰相,暫領國事。
這次甚至連一個說他學歷不夠的人都沒有,都說他實至名歸。
顧時惜卻站出來再三推辭,最后萬不得已才說“時惜年輕,太多不懂的事情,暫領如此之要職,如何能夠服眾要時惜說,還請三位閣老再辛苦一下,輔政于殿下,下官從旁學習,什么時候學會了三位閣老的一身本事,時惜才敢一試。”開玩笑,自己真當了這丞相也沒什么實權,實權還是在這幾個人手里,在這幾個人背后的世家手里,自己何必呢不如賣個好。
小顧大人看得清楚分明,卻把劉善感動得一塌糊涂,眾臣干脆也順著顧時惜的話說,竟是讓戴、劉、宋三位閣老半推半就成了輔政大臣,七日后為三歲殿下舉行登基大典,且即刻為前線準備軍餉,軍餉也解決得很迅速,直接將齊王家給抄了,三年的軍餉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