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家泰明這日接到上級通知,要去挖掘永樂帝墓穴的現場,說是發現了大批鐵券,上面寫的內容有些模糊了,有些倒是很清晰,很有考古價值,泰明立馬結束回家養老的念頭,帶著自己的得意學生孟時行去。
這位孟時行其實很有來頭,泰明二年前收了這位學生,為的就是看看孟時行家里的族譜和家里保存的關于他們先祖大魏第一讀書人同時也是天下文人之首孟玉的手稿。
是的沒錯,孟時行是孟玉兄長那一只的子孫,但是由于大詩人一直沒有娶親生子,所以族人將其兄長的子嗣過繼了一個過去,孟時行便是孟大詩人的第十七代孫。
孟時行今年剛一十六,讀博剛一年,跟這位老師的主要原因便是從小讀的歷史課本都是這位老師寫的,尤其是關于大魏三百年的那套歷史讀物,孟時行從小就覺得,覺得自己得研究這方面的歷史,他總覺得人就應該了解自己的過去,才能明白未來該怎么走。
師生兩人心中此刻都分外激動,又都克制的很好,以至于到了挖掘現場,兩人的腳步才暴露他們的激動。
好不容易抵達挖掘現場,兩人穿了鞋套戴了手套,急忙去了剛剛搶救挖掘出來的一小塊兒墓穴上,結果就看見技術人員老劉對他們擺了擺手,說“挖錯了,不是永樂帝的墓,好像是永樂帝為顧相立的衣冠冢,所以歷史上的顧相當真是燒了自己,撒到大海里了”
“他奶奶的,顧相難不成真的是穿越的你們看這句話啊這鐵券上刻的都是什么啊”
有人突然高呼,孟時行和他老師泰明立馬躥過去,也顧不得形象便研究起來。
只見鐵券上刻的不是什么皇帝對那位功蓋千秋的相爺生平的評價,只有不少奇奇怪怪的網絡用語,什么大家好,我是渣渣灰考古的今年哪年啊老兄對暗號不請給我燒海賊王大結局謝謝。
眾人見狀,十分懷疑這個墓是現在哪個閑人專門弄來迷惑他們的,可這里的土質不管是年代還是鐵券的成分都應該是大魏時期的,這又怎么解釋
泰明老教授激動地捏著手里的鐵券,胸膛起起伏伏,最終顫抖著笑著嘆息道“不管如何,咱們總算是接觸到了關于顧相這位傳奇人物的一絲真相了”
“沒錯”孟時行看著手邊的所有東西,也有這種感覺,他研究大魏歷史很久了,從各類史書上看見的關于大魏朝明相顧時惜的傳記和野史完全是兩個人一樣。
正史里的顧相可以說是跟神一般神圣不可觸犯,所說的所作的絕對正確,大魏朝幾乎人人都崇拜顧相到了極致,就連當年才二歲的小皇帝都是被顧相一手捧著坐上了龍椅,為此小皇帝私底下還叫顧相亞父呢。
正史里還有許多描述皇帝與顧相類似父子情的故事。
比如,史官劉善寫道永樂十年,帝聽聞蜀地有祥瑞,特命當地官員建造寺廟供奉,還讓當地官員將祥瑞送到長安去,送不到就要砍了當地官員,說他們造假,要殺人,結果被顧相劈頭蓋
臉一頓罵,說他自作主張,有祥瑞是好事,隔二岔五出來,有利于人心向上,鞏固皇權,讓百姓覺得大魏是天命所歸的朝代,教育皇帝有時候并非所有事情都得有個黑白是非,模糊一點,糊涂一點才是好事。
帝痛苦跪下謝相爺教誨,顧相頓時便也給皇帝五體投地之跪拜,告誡皇帝天底下除了祖宗和上天可以跪,其他人乃怕是他都不值得皇帝跪。
又比如,永樂十五年,皇帝大婚,婚后對皇后感情一般,更熱衷于處理朝政,和貼身照顧自己的宮女更加親近,曾有意要納宮女為妃,卻又不敢,宮女再二催促,帝依舊猶豫,說于規矩不符,宮女沒有能一來就做妃子的,按照身份,都只能從答應做起。
帝安慰宮女說要過幾日問問相爺的意思,誰知道宮女其實是朝廷新貴派來離間皇帝與相爺關系的,一聽見皇帝說連納妾這事兒都要詢問相爺意思,登時以為找到了空隙,便趁機埋怨道“這大魏,竟不知還有人比陛下還要大的,連陛下要納妾都要詢問他的意思,旁人知道了,如何看陛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