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大悲,謝知池險些站不穩。最后,他搖了搖頭,不顧太監挽留,徑自走出了皇宮。
三日后的宮宴里,面對蕭倦毫不遮掩的目光,本就獨木難支的謝知池,在皇帝點名要他作詩時,飲了半盞酒,揮筆作下一首諷詩,徹底得罪了蕭倦,被蕭倦當場下獄。
謝知池初來燁京城時,世子林笑卻曾見過他一面,就此芳心暗許,思念不絕。
得知謝知池要被沒為宮奴,林世子不管不顧長跪求情。
皇帝蕭倦放了謝知池一馬,沒有閹了他,但沒為宮奴的決定不變。
朝堂之上,謝知池先前拒絕丞相家的公子,得罪了丞相一系,后又作諷詩冒犯陛下,幾乎無人為他開脫。
他就此沒為宮奴。
宮妃被鎖住的待遇落到了謝知池身上。宮妃不會遭受的侮辱也落到了他身上。
小倌館里教訓不聽話的小倌的手段,沒有一千也有八百;而宮里專門為謝知池成立了一個懲戒閣,專罰他一人,日日夜夜下來,謝知池沒有瘋也離癡傻不遠了。
可皇帝臨幸那日,謝知池竟然保留了神智,試圖刺殺蕭倦。
蕭倦大怒之下,把謝知池的童養媳抓了,當著謝知池的面要云木合的命。
云木合為了不牽累謝知池,徑自撞上蕭倦的長劍,自刎身亡。
謝知池瀕臨崩潰,蕭倦在云木合的血液里按住了謝知池
翌日,蕭倦仍未泄憤,杖責了懲戒閣的太監。
太監們不敢對帝王如何,將恨意都發泄在了謝知池身上。
自此,謝知池的日子越發難過。
皇帝要謝知池做個最低賤最順從的奴隸,太監們便將他往沉湎情玉的銀娃宕婦方向塑造,要他像條發情的賤狗一樣跪在皇帝面前乞求臨幸。
纏綿病榻的林世子被眾人蒙蔽,以為謝知池早就被放出去了,被貶為平民,回了鄉娶了童養媳,過上了平淡的日子。
謝知池歷經折辱,早就黑化了。尋機讓林世子發現,勾著林世子讓其救他出去。
林笑卻想法子帶謝知池出了宮,卻反被謝知池囚禁。
在謝知池的勾引下,丞相家的哥兒對謝知池用情更深,甚至攛掇父親謀反。
但謝知池的努力最終還是失敗了。
丞相一系皇帝蕭倦早就想鏟除,正愁找不到理由,謝知池的所作所為真是瞌睡了就送枕頭。
丞相一家被腰斬,牽連三族,其派系也被殺得七零八落,其余的亦樹倒猢猻散。皇帝蕭倦的權勢越發集中,朝堂之上簡直成了蕭倦的一言堂。
走上絕境的謝知池用林世子威脅太子弒父,林世子不后悔救謝知池出宮,只后悔沒能早點帶他出去。為了不牽連如同親兄弟的太子,林世子走上了云木合的老路,自盡身亡。
謝知池被太子捉住,欲殺之際,皇帝出現了。
皇帝抱走了謝知池。
千般掙扎萬般反抗的謝知池倦了,瘋瘋癲癲,很少清醒。皇帝蕭倦這時倒對他挺好,仿佛真愛上他似的,后宮虛置,只寵幸謝知池一人。
在謝知池的癡癡傻傻里,這個故事走到了尾聲。
皇帝蕭倦撫摸著謝知池的面龐,愛憐的眼神在黑暗里幽深難辨。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