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不太明顯的缺失處。
這里有著一塊巨大的黑紅殘骸,看它表面的痕跡和周圍的建筑,這里本應有一棟大型城堡。
而在這塊殘骸四周,有著明顯的人為整理痕跡。
“忒斯特。”
“嗯哎呀”
諾爾抱住忒斯特,收攏的翅膀再次張開。他帶著他的騎士跨越重重污染,飛過支著尖銳鋼筋的危險地區,直奔“莊園”的前身。
莊書航沒有讓他們失望。
附近有些燒焦的骨頭,應該也是那些不小心墜落此地的怪物。它們大抵是莊書航能在谷底活下來的原因。
逃離裂谷前,莊書航整理了殘骸內的文字記錄,還嘗試復原了部分機械。
記錄雜七雜八,支離破碎。熒光屏幕在黑暗中跳動,熟悉的文字散發出陣陣寒氣。忒斯特和諾爾的腦袋擠在一起,一目十行地閱讀。
“玩具熊”世界沒有留下任何記錄,暫不可考。
“近未來”世界則有著兩類記錄。其中一類記錄了某位拯救世界的驚世天才,而另一類則是關于“天才死去,世界崩潰”的記載。
天才的描寫無比夸張,說是“時代主角”也不為過。
考慮到這是作品,說不定真的是主角,諾爾嘆了口氣多么標準的劇情設計。主角拯救世界,收獲完美的愛情與友情,度過萬人之上、波瀾壯闊的一生。
可他的生命注定先于
這個世界結束。
天才逝去后,世界繁榮了一段時間,人們在地底發現了奇妙的能源它們黑中泛紅,大多呈固態,比石油還要好用。
這種能源被開采后不久,世間爆發了奇異的瘟疫。幸存者們想盡辦法存活時,天空一角傾塌而下。
那東西隕石般砸上地面,整個世界為之震顫。
目睹它的人全部死去,地殼錯位、氣候紊亂,整顆星球好像發了瘋。不久后,人們在那場墜落地的邊緣,撿到了熟悉的黑紅色碎塊。
我們的神墜落了。這是幸存者們留下的最后記錄,用的是源自地星的e文。
“古代風”世界的記錄都存在于紙張上,腐朽和霉變使得它們難以閱讀。
與“近未來”世界不同的是,它的記載里沒有特定主角,只是多了許多這樣那樣的“天條”、“天命”與“日常任務”。
諾爾不認得這個作品,但他實在眼熟這個框架這百分百是個日常向的生活經營游戲。
它的記錄,同樣止于黑紅色“肉煤”的開采。在那之后不久,瘟疫四起,一場莫名其妙的巨大地動引來火山與海嘯。
地下真龍已逝,四海皆焦土。這個文明直接用了c國古文字。
“污染失控,神死掉,文明毀滅,死去的神成為新的污染。”
忒斯特隨手扔下文獻,隨口感慨,“然后下個文明接觸污染,繼續完蛋這鬼地方還真是多災多難。”
雖然聽他的語氣,瘋修士完全不覺得這事兒哪里遺憾。
“這么算的話,魔王污染確實算是神的尸骸。”
諾爾緩緩低下頭,看著腳下的黑紅殘骸。
殘骸表面凝結水滴,淌下慢悠悠流動的黑色污染,如同腐肉滲出的汁液。
它們墜入附近泥土,把土壤也變成了濃郁的黑紅。它們混入空氣,蕩起帶著淡淡腐臭的濁霧。
諾爾見過這些,它們在莊園中隨處可見。
這就是莊書航所追求的目標,他想要努力把污染帶到地表,毀滅當前的世界然后迎來他所堅信的“游戲結局”。
諾爾擦去那些亂竄的污染,細細觀察它們的來源那堆風干爛肉似的殘骸。
忒斯特則哼著歌翻看剩下的記錄,哼到一半,他的嗓子好像突然卡住,沒了動靜。
“塔赫的神真是永恒之子和生命女神嗎,會不會太多了點”
忒斯特扭過頭,目光復雜地看向諾爾,“看之前的記錄,那些完蛋的世界都只認一個神。”
諾爾突然理解了忒斯特的暗示。
這些消逝的文明都是“作品”,作品總會有創作者。三個世界長眠于此,它們的創作者又去了哪里
作為第四個世界的創造者,諾爾背后滾過一陣寒意。
為什么這些“地星的作品”會在這里變成真實
為什么它們一次次被毀滅
還有那些
黑紅的殘骸
他們觸摸到了一部分真相,而這部分真相遠超諾爾之前的所有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