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仰愣了一下,狂喜,然后趕緊上前作小弟狀“大哥,請。”
談瀟“閉嘴。”
本來談瀟在學校就挺有名的,吳天玉還在學校放了話。加上那天吳天玉在食堂的樣子也傳出去了,誰敢不給談瀟讓路。
談瀟安慰自己,這算占便宜了。到了他們班一貫的站位,把凳子擺好了坐下,現場還是鬧騰騰的,初中部的學生也都來了,甚至有用電話手表給阮瞻雪拍照的。
“哇,難怪圍觀,學長還挺帥的,確實是值得往海報上印照片。”林仰小聲說,“你看咱們班女生都想往前坐了,據說阮學長是他們那屆的校草,最難得的是,畢業多年顏值也沒崩沒變油膩。”
“哦”談瀟也往前看了幾眼,講臺上已經落座了一排人,校領導的年紀都比較大,容易分辨,其中坐了個t恤配夾克的年輕人,戴一副無邊框眼鏡,很可能就是阮瞻雪學長了。
長什么樣他是沒記住,就聽到孔宣冷哼了一聲。
這什么意思啊,嫉妒受挫談瀟轉頭,思考了一下可能性安慰道“沒事,你長得也挺好啊。”
孔宣“”
什么沒事,他這是需要安慰嗎
林仰同樣詫異地看著談瀟,怎么成馬仔了還是嘲諷人家,他說學長挺帥,沒說比孔宣還帥啊那得多難
談瀟一看就知道自己估計又說錯了,思考怎么挽回,“呃”
而孔宣,他也知道談瀟就是惡疾又犯了,還是氣得直瞪鳳目。
他一怒之下,往旁邊挪了一點,不理談瀟。
班主任紀匯明探頭看到“孔宣,你往左邊一點,隊伍不整齊了。”
三秒后,孔宣臭著臉挪了回來。
談瀟沒力氣挽回了,捂臉悶笑。
孔宣“”氣死。
他陰沉地看著談瀟,談瀟擺手“真不笑了。”
“同學們都坐好了啊,坐好安靜。”臺上不知哪位老師做司儀,出言維護紀律,等現場安靜之后,就正式開始了。
“為了激勵大家樹立理想,學校邀請了xx屆畢業生阮瞻雪回母校舉行講座。阮瞻雪先生是齊大中文系研究生畢業,現在是國內新銳青年作家,作協會員,出版了作品集”
主持人回顧了一下阮瞻雪的作品出版和獲獎情況,然后自然是給大家交流下他當年在一中求學的學習經驗,再結合現在的成就和作品講一講。
當年阮瞻雪在學校,可是出了名的刻苦,直到現在有些老師還記得他,和學生們提以前教過一個學長,風雨無阻永遠比別人早起一小時到教室讀書。
“其實那是我的習慣了,我父親是軍人,從小我就習慣了早起。他也曾經希望我從軍,只是我還是更喜好文學。”阮瞻雪笑道。
“作為讀者,我們還是很感謝你這個決定啊。齊省文學報評咱們阮學長的作品,有這么一段,說阮瞻雪的文字生動,畫面感十足,充滿對生活的熱愛。
“我看過學長的文章,的確,尤其在描寫到食物的時候,每每讓我口水長流啊,有些家常菜,我都沒想到能寫的那么好吃。而寫起風土人情呢,又是躍然紙上,不像我,寫作文的時候干巴巴的,不知道要怎么描寫。”
阮瞻雪也認真教了起來,“看我的文字就知道,我是一個吃貨。我本身是楚省人,去齊省求學,畢業后在那邊也住了幾年,這種地域上的轉變,讓我遇到不同的事物、風俗,覺得很新奇,忍不住去觀察、記錄,也成就我最早的投稿作品。其實我們在初高中,已經學到了大部分的技巧,只是在實際寫作中,要調動起自己的感官。”
“我剛到齊省求學時,很喜歡那里一道菜,繡球干貝,海鮮水產向來是我的最愛,這道菜又鮮又嫩”
阮學長緩緩將繡球干貝的做法道來,再仔細描述滋味,和自己是如何下筆的,聽得現場同學們一片吸溜聲,直呼學長果然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