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宣沉默一下,當著鏡頭喊談春影“阿姨好。”
談春影大言不慚地指著孔宣給朱頤心介紹“我兒子的同學啊,也經常會慕名來觀看我們的活動,靈師文化也吸引到了相當一部分年輕人,他是相當為我兒子折服的,所以剛剛談瀟也說嘛,他同學想來學習學習。”
孔宣抱臂不說話,他只要不說話,高傲的樣子總是帶了點不爽一樣。
朱頤心于是有點懷疑“哦哦,是嗎”
談春影指著孔宣的鑰匙扣“這個就是我們家的周邊,你看他多喜歡啊。”
孔宣“”
鏡頭在孔宣的鑰匙扣和臉上都滑過,用鏡頭語言表示傳統的楚巫文化在翻新過后,引發大眾的關注,甚至也成了一種時尚單品。
朱頤心點頭“哈哈好,那這位同學你也是,正式開拍不用理我們,當我們不存在。”
孔宣慢吞吞道“你們也可以當我不存在”
談春影指著院子里的工具,看孔宣長得好看,隨口調笑“小孔對吧,你知不知道,這個補木器的絕活,我們家不傳給外人。男孩子想學,得當我們家上門女婿。”
孔宣“”
“但是你走運了,那都是老規矩。”談春影笑瞇瞇地道,“來吧,兩個小伙子,看看我今天要用什么做示范”
“你們家沒女兒”孔宣還沉浸在剛才的話題中。
“對啊,所以我是開玩笑的。”談春影回答,和孔宣大眼瞪小眼了兩秒,心說談瀟的同學長得是好,夠愣的,“好了,看這個。”
孔宣看了一眼,“這是船。”
一艘老船了,用的杉木。
“對,這個是下個月端午龍舟賽,我們區龍舟隊要用的船身。”談春影介紹道,“你們小時候應該見過吧但南楚已經好些年沒辦龍舟賽,今年才重新搞起來。希望到時候不要下雨,不怕七月半的鬼,就怕端午的水啊。”
要說端午賽龍舟,在各地都有悠久的傳統,南楚從前龍舟競渡也是很熱鬧,只是后來因為安全、組織、年輕人都不怎么參與等等問題,好些年官方都沒辦了。民間自行組織也管得比較嚴格,怕有不良事件,畢竟端午雨水一多,怕發生溺水。
這些年民俗文化在復興,旅游業也受到重視,南楚官方才復活了龍舟賽。
“哦,端午節。”這個節日孔宣還是有所耳聞的。
談瀟故意說出來,為了給孔宣補全背景,“端午由來很多,只說如今最廣為流傳的,是為了紀念屈原,那作為屈原故土,楚地龍舟競渡也是大家都很喜歡的,一到五月鼓聲不停。
“一般都是開賽前一兩個月,各個龍舟隊就會開始準備比賽用的船了,龍舟只有競渡時使用,不用便封存起來。像這艘船也用了有些年頭,幾經修補。而且在入水之前,都要找法師進行祭祀。”
造船的有專門的龍舟廠家和掌墨師傅,各種龍舟保存的方法也不一樣,像龍舟如果是坤甸木,保藏是沉在水里,叫“龍歸故里”,使用時再令龍出水。
而他們這老區的龍舟是杉木,干燥保存就行,船身有點點損傷,但當年造船的師父早已去世,子孫也轉行了。龍舟隊的老人們把它送到談春影這里,相比起一些新師傅、或者說一些新材質的龍舟,他們更相信談春影的手藝,更重要的是,到時還要請她做法。
“以前還有習俗,就是端午前去祭屈子,像有的學校也會組織學生一起去的,小孔去過沒”談春影隨口問道。
屈原負責過宗廟祭祀,孔宣聽了若有所思“對,他好像是來祭過,有點印象。”
祭過我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