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哪里摘的啊”
“就霞路公社啊,走走先去你家,我分點給你。”李大水示意瑞和將背簍抱起來,自己往前多跑幾步,大聲喊“姐大姐我去小山家,一會兒回來”
“知道啦”李大美同樣高聲回他。
“行了,走吧”
有孩子圍過來嘰嘰喳喳地問“水哥水哥,你帶了什么啊”
李大水眉毛一豎,佯裝兇惡“大人的事情小孩別問。”
“水哥”
幾個孩子抱住李大水的腿,各種甜蜜的話不要錢地往外丟,李大水咳嗽兩聲,抓出一把桔子給他們“你們分分,沒了沒了,快走。”
趕走小孩子之后,兩人繼續往瑞和家走。
瑞和剛應了一聲好,就看到一束光往他額頭飛來,他大吃一驚本能閃躲,沒想到那光還會拐道,追著沒入他的額頭。
他的腦海涌入一個叫做張小山的人的一生。
張小山出生在某個小世界一個叫做上美村的普通南方鄉村里,生于一九五六年。那是一個國家正在摸索著前進的時候,張小山剛會走就會下地給父母送水,剛會跑就會去幫忙撿麥穗,等上了十二歲長得高瘦,就開始下地賺工分了。
他的一生很平常,一輩子都在和土地打交道,等改革開放,村子里不少人都離村去外面打拼,張小山卻不愿意出去,仍然守著田地做活。三十歲結婚,在他三十四歲那一年,他的小兒子得病沒有錢醫治,最后死在出院回村的牛車上。張小山終于決定出去打工,他跟著村里的人一起去做工程,最后因工傷斷腿,拿了一萬兩千塊錢回到家。
之后他的生活過得更加糟糕,先是他再次懷孕的妻子因為他受傷而受刺激過大,早產加難產,留下一個孱弱的女兒離開了人世。他一個人拉拔著兩個女兒長大,結果大女兒在工廠和一個外省的青年自由戀愛,最后跟著對方回了遙遠的北方老家,接下來二十年沒有再回來一次。
小女兒因為早產的緣故身子弱,后來又得不到多好的照顧,長大之后仍然是病秧子,輕易扛不了柴提不了水,進工廠人家也不愿意收。最后只好在家里編草帽、竹筐、竹篾子竹燈籠等,賺些手工錢。
而張小山的身體在那年喪子斷腿再喪妻的接連打擊中已經敗了下來,勉強支撐到五十七歲就撒手人寰,留下一個才二十歲還沒有訂人家的小女兒,滿心牽掛,滿心不甘。
瑞和看完張小山的一生之后聽到系統問他“你看出了什么”
聽多之后他已經不害怕那種怪異腔調了,也許這就是那個叫做的公司獨有的說話方式呢,越厲害的地方越與旁人不同嘛。聽系統460問他,他便謹慎回答“張小山他不放心小閨女,也想念他的大閨女。”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