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跟何曉雅又沒有血緣關系,楊榮是譚彥之的表兄不錯,但是他們接觸少。何曉雅哪里可能多管楊榮,稍微看一看,她就出來院子里走一走,免得引火燒身。
“今天去公司了”何曉雅問,“你不是說設備有點問題嗎”
“都已經弄好了。”譚彥之道,“有一家公司出口國外的儀器設備被退回來了,他們就找我們公司,讓我們公司幫著看看。他們不能把設備都爛在手里,那可是很多錢呢。”
“如何”何曉雅疑惑,她不懂得那些儀器設備如何,但她知道各國的精度標準都不一樣。出口的東西總是得
更好一些,要是出口的東西比人家國內的東西還要不好,人家為什么要花大價錢找他們呢。
“還好。”譚彥之道,“不算是大問題,就是得換一些零件。我們公司正好有那些零件,國外也是認可的。我們出口出去的儀器設備,人家用了都說還要繼續定。”
“你們跟那家公司是競爭關系吧”何曉雅道。
“是。”譚彥之點頭。
“我還以為你們有競爭關系,你們就不幫助那家公司呢。”何曉雅道。
“大家都是國貨,現在是他們遇見困難,等下一次呢,指不定就是我們遇見困難。”譚彥之道,“我們兩家公司之間也沒有大矛盾,這些東西還是能弄一弄的。”
“確實。”何曉雅道,“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差不多的話,是可以幫一幫。要是我的話,我就會顧慮很多,我這樣的人不適合做生意。在寫小說的時候,就是一句簡單的話,就能被我分析出很多種可能。可是小說就是小說,真到了現實,就無法掌控了。”
小說的那些人物到底是何曉雅寫的,何曉雅多多少少還能掌控一點。她總覺得一部好的小說,人物是會推動劇情的,等于作者都不用多想,劇情自然而然地就到那一步。
“術業有專攻。”譚彥之道,“這不是你擅長的地方。”
“你剛剛在客廳看到你表哥了嗎”何曉雅問。
“看到了。”譚彥之道,“他就是這樣,每次二姨到我們家的時候,他要是知道了,他就得過來。他不過來,舅母還要催促他過來。二姨還這么健康,他們就已經惦記上二姨的東西。他們都覺得二姨遲早要把東西給他們的,倒不如早點給,二姨就是不肯。”
“他們沒有不高興嗎”何曉雅道。
“有,就算他們不高興,他們還是得來過來。”譚彥之道,“他們不過來,讓我們撿了便宜怎么辦。他們不在,我們說他們的壞話,二姨聽我們的話,又怎么辦”
楊榮是過來盯著楊女士的,也是過來盯著譚家其他人的。楊榮的親媽曾經還跟譚母說,說譚母是嫁出去的姑娘,讓譚母就別惦記楊女士手里的東西了。
這讓譚母特別無語,她哪里可能去惦記妹妹手里的東西。自己手里的這些東西就已經夠自己生活了,根本就沒有必要再去要妹妹的東西。
為了這一件事情,楊榮的親媽還說了不少難聽的話,譚母沒有把那些話放到心上,就是譚母過去娘家的次數就少了。即便楊榮的親媽有時候會叫譚母過去,譚母也很少過去。
曾經,大家過的日子都是差不多的,而現在,大家過的日子差別越來越大。
楊榮的親媽是鄉下的女人,她當初隨軍的時候,可能也是因為自卑,她比不過那些白富美,也就生出退怯的心思。她不但自己要退,還要讓丈夫跟著一起退,丈夫沒有退的話,她又沒有在丈夫的身邊,丈夫看上別人,那可怎么辦啊。
“你們沒有把他趕出去,還真是心善了。”何曉雅道。
“這就是親戚。”
譚彥之道,“不是說趕就能趕的。我們覺得不行的,在長輩那邊就是小打小鬧。”
“對,按照他們的意思。”何曉雅道,他們確實不是很了解長輩的想法,有時候,他們想著直接斷了吧,長輩就會說只有今生兄弟姐妹,沒有來生。然后,他們就在那邊磨來磨去,各種瑣碎的事情,“廚房的雞湯好了,你要不要喝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