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芳情不自禁的抖動了兩下耳朵,臉色變得異常的認真,望著遠方,望著藍色,藍色的海洋,詩興大發!
“大海…大海…”他低聲的重復了兩句,眼睛驀的一亮,靈光閃現的同時脫口而出接下來的詩句,“你全是水!”
好吧,李元芳承認這不算是詩,僅僅稱得上是感嘆,這還是他第一次看到大海,可以原諒的,如果看得久了指不定他可以做出一篇好的詩文呢!
李元芳從現在停留的小山往下望去,遠方的大海是看不到任何邊際的。看得久了,甚至還會生出一種錯覺出來,海的盡頭那看不見的遠方是與天空接連成為一體的,構成一個未知的遼闊世界。
港口就在不遠處了,是一處天然形成的港口,成為了許多漁船的停泊地點,一側的山地旁邊還有著許多的民房存在,那應該是生活在這里的百姓。再加上北海城中的漁民,平日里面的話出海捕魚,有些時候天氣不好也是直接在港口這一邊等待,等到天氣轉好了再出海的。
那一艘艘的漁船,漂浮在海面上,隨著海面波濤的涌動不斷的隨之起伏著。如同那江河之上的扁舟一樣,在現在的這個距離朝下看去,李元芳卻知道,漁船比起江河上面航行的扁舟肯定要堅固可靠得多。
剛剛抖動的耳朵可不只是因為風來吹拂著他耳朵的毛讓他感覺到癢,他還聽到了劇烈的震蕩,轟鳴聲。那是海水拍打著礁石傳來的,那一些碎落的浪花都在說明著一點,凡是不夠堅硬可靠的物體都會在起行進路線之前徹底的成為粉碎。
而且是這風,太大了啊。強烈的海風從海的那一頭吹來,在距離如此遠的距離依舊沒有多少衰弱,打得李元芳的身體不自覺的晃了黃,只得雙腳夾緊了馬腹來保持著身體的平衡。
那些江湖湖泊里面航行的扁舟,文人雅士用來表現自身高雅情趣的一葉扁舟,換成處在大海中間,不用多長的時間立刻就得翻覆了。那可不再是什么高雅情趣,而是要命!
李元芳看到的正是狄仁杰看到的,他想著的東西狄仁杰也有想到,想得還更加的全面,不僅僅只是震撼于如今看到的大海的這一幕。
說起震撼來,哪個震撼可以比得上突如其來的一個要人命的系統來得震撼?
現在的港口附近看到的北海,在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不能夠叫做北海,應該被稱作北海的一片。可惜北海城城比較小,并不繁榮,墨家的百寶閣還沒有開到這里來,不然想要知道北海究竟多么的廣闊,租一只機關鸞鳥飛到天上去看一看就可以看到了。
狄仁杰當先策馬朝著下面港口聚集地而去,稍微落后一點的李元芳并沒有發現自家老板臉上那凝重的表情。
所以說任何的偵探,包括大理寺,平常的官衙辦案全部都要去實地探查一番才行,不然永遠不知道那些腦海之中的猜測有沒有真實出現的可性。在來的之前狄仁杰已經想得很清楚了,但真正看到停泊在港口里面的那些數量眾多的漁船的時候,他才發現,情況比他想象的要糟糕得多。
如此數量的漁船,加上每艘漁船上面五到七個人的漁民配置,每天的魚獲應該要有多少?一兩百艘的漁船,那便代表的是數千人的漁民,可這點數量,北海要養活他們綽綽有余,養活這些漁民背后每個人的一個家庭也是非常容易的。
大陸上面的海洋,按照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布著,出了西海實在太過遙遠,記載寥寥之外,南海,北海,東海是有著非常多的記錄的。這些海洋代表了無窮無盡的寶藏,生命的存在,從來都沒有聽說過什么魚被捕光了的事情,記載存在。
恰恰真的成真了,在聽過漁民們的述說后,狄仁杰便知道這是真的。因為漁民臉上的苦惱是怎么都掩飾,偽裝不了的。這和種田的農夫一般,在看到許久沒有下雨之后會有著對于收成的擔憂。
前者的收成是魚,靠天吃飯,靠自己吃飯。后者收成是稻米,靠天吃飯,靠人吃飯。除了收成的種類不同,其他的方面基本上是一樣的,都要靠收成養活自己,養活身后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