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老夫人也知道明華裳面團一樣沒個心氣,唯獨心大,尤其吃得好睡得好。她淡淡點了下頭,也不再追究,而是看向另一邊的明華章“二郎,太平公主要在飛紅園設宴,你意下如何”
明華章是鎮國公唯一的兒子,但他上面還有一個早殤的大兄,所以排行二。
明華章頷首,清清淡淡說“孫兒知道。聽聞這次女皇開恩,特許皇儲諸子出宮赴宴,孫兒想去宴會上見識一二。”
明華章愿意去,正合明老夫人心意,但她倒不知道皇儲的兒子們也要去。
皇儲被女皇軟禁宮中十余年,連他的兒女們也討不了好,全被關在宮里,等閑接觸不了外界。看來太平公主著實得寵,竟然能讓女皇大發慈悲。
哪怕出宮的不是皇儲,只是他的兒子,也足夠了。
明老夫人問“是哪幾位郡王”
“臨淄王和巴陵王。”
明老夫人哦了聲,不知道失望還是放松“皇孫呢”
明華章筆直坐著,修長的手搭在膝上,緋紅圓領袍襯得他皮膚極白。他端坐在檀木案邊,如一尊交相輝映的玉像“皇孫要留在宮中盡孝,脫不開身。”
明老夫人慢慢點頭,她下意識琢磨女皇此舉的意味,然而他們這位女皇當皇后二十八年,當太后四年,當皇帝十年,心機比海都深,明老夫人實在看不懂女皇的意圖。她嘆了口氣,說“罷了,年關難得放松,你就當去認識幾個同齡人,散散心吧。”
明老夫人放棄揣摩女皇的心意了,那么多宰相名臣都看不穿她,明老夫人如何能行明老夫人自我安慰地想,就算女皇并不打算起復皇儲,讓明華章去認識幾個青年才俊,為日后入仕鋪路也是好的。
只是作為高宗朝的舊臣,明老夫人遲遲看不到李家的王爺得勢,心里不免凄苦。
明家走到這一步,還得從十多年前,周武篡唐開始說起。
當今這位女皇原本是高宗的皇后,后來她從兒子手中奪過皇位,自己登基稱帝。她登基后,原本的李氏皇族就成了動搖她統治的眼中釘,垂拱到天授初年,舊皇族幾乎被屠殺一空,而她的兒子,曾經登上帝位又被她拉下來的前皇帝現皇儲,就成了一個極其尷尬的存在。
皇儲在宮中孝敬母親,一孝敬就是十來年,外面的臣子既想見他又怕見他。好不容易女皇松了口風,愿意放皇儲的兒子出來透透氣,沒想到出來的并不是皇儲的嫡長子,而分別是庶三子臨淄王和庶四子巴陵王。
非長非嫡,根本不能代表皇儲,就算出來參宴又有什么用呢
鎮國公明家是從太宗那輩跟下來的,多年來和皇家關系甚密,立下汗馬功勞,明懷淵還曾做過章懷太子的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