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延壽堂請安,明華裳向來只負責聽,但今日她也忍不住說“祖母,阿父,難得二兄想做,就讓他去試試吧。”
鎮國公對明華章縱容,素來是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此事關系到明華章前程,拿這么大的事冒險,連鎮國公也有些舉棋不定“這是否太冒險了”
明華裳卻不以為然,說“我相信二兄,只要他想,就一定能辦到。”
許多人都看過來,就連明華章眼中也含著訝然。鎮國公笑道“你又不讀書,你怎么知道”
明華裳惱了,氣咻咻道“我是不學無術,但我了解我二兄。我就是知道他行”
鎮國公哈哈大笑,顯然沒把明華裳的話當真。唯有明老夫人上了心不是對明華裳,而是對二夫人。
是啊,二郎還年輕,試一試沒有妨礙。世家大族一方面看不上科舉入仕的寒門官員,一方面卻很追捧才子進士。以明華章的相貌和德行,現在就有很多貴女想和他訂婚,如果再加上進士出身,擇親對象能更上一層,尚公主也沒什么不可了。
明老夫人很滿意,
說“少年人有志氣是好事,我們做長輩的定然要支持。但修繕宅子免不了有人進出,恐怕會妨礙你備考。不如在家里找個清凈的地方,你安心看書。”
“不用。”明華章說,“這些年多虧父親傾心教導,我已經長大,是時候為公府做些事了。女皇既然要遷都,那第一場科考必然會設在長安,反正遲早都要走,不如趁現在人少,我提早出發。”
鎮國公驚訝“你怎么知道春闈少說都是明年的事了,何必這么急”
明華章頓了下,他見過女皇,知道女皇有意臨時加辦一場制科,就在九月。但這個消息還沒有放出來,他沒法告訴鎮國公實話,便道“我是想著有備無患,提早準備總不會錯。”
“二郎有心了,讓他去吧。”明老夫人給這件事下了定論,“原本想著姑娘們要出閣了,趁今年讓你們兄妹多相處幾天。但兒郎前程最重要,你是家里長兄,你出息了,其他幾個妹妹在夫家才能過得好。老二、老三家的,這幾天京中宴會多,你們帶著娘子多走動,三娘暫且不急,大娘和二娘的婚事,今年都看著定下來吧。”
明老夫人的話無異于一聲驚雷,明妤有些羞怯地低下頭,明妁一臉不在乎,但神情也是認同的。
娘子大了,自然該嫁人的。
明華裳的表情就不太好了。還沒等她想好怎么婉拒,明華章就開口道“祖母,這是我想和您說的第二件事。”
“二娘的婚事,不著急議。”
屋中一片安靜,連明華裳都意外地瞪大眼睛。二夫人笑了笑,道“二郎,知道你疼妹妹,但女大當嫁。二娘都十六了,現在不議親,以后就嫁不出去了。”
“嫁不出去我養。”明華章語氣平淡,但莫名有種堅定的意味,“這次,其實我想讓她和我一起去長安。”
明老夫人板著臉道“二郎,你在渾說什么你是郎君,不急著成家,但二娘是娘子。她若是十七歲還未出嫁,那就輪到官媒上門,到時被說給什么人家,就由不得自己了。”
鎮國公向來寵愛孩子,此刻卻沒有替明華章說話,也道“是啊,二郎,二娘去長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