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在曬東西。”白蘇拉開門,讓兩人進來,“我看外面沒什么人,就沒留人在前面。”
“外面太熱了,大家都在屋里吹空調呢。”李玉讓身邊的朋友坐椅子上,“我們也是著急,所以才大中午的跑過來。”
白蘇看著女人懷里的孩子,瞧著只有兩歲的樣子,孩子沒什么精神,懨嗒嗒的靠在媽媽懷里,“不舒服嗎”
朱琳顧不上猜疑,順勢點頭,“前些日著了涼,生了場病,好不容易好了之后一直沒什么精神,也沒有胃口,一直想法子給他做好吃的,可還是什么都吃不下。”
“原本肉嘟嘟的一個小孩兒,現在瘦了不少。”做媽媽的最是操心了,一看孩子吃不下東西,自然急得不行,“在家附近找了兩個中醫開了方子,可是喝了好幾天都不見效,聽李玉說你厲害,所以專程從縣里趕過來的。”
“你別急,我幫他看看。”白蘇幫小孩把了把脈,脈象細軟,脾胃虛弱,“之前生病著涼是拉了很久的肚子是嗎”
“對,拉了好幾天,連輸幾天液才止住。”朱琳懊悔不已,“早知道不帶他去玩水了,也不會生病住院。”
“誰也不知道會這樣的。”李玉拍拍她肩膀,勸她別把錯都怪自己身上,“小白大夫應該有辦法的,對吧”
前些天,她兒子就來扎了一針,喝了一碗藥,當天晚上就活蹦亂跳了,她相信白蘇的本事。
“我會盡力。”白蘇認真辯證,確認生病時腹瀉嚴重導致泄了陽氣,以至運化失調,終而導致精神不濟,沒有食欲。
把完脈,白蘇輕輕摸了摸小孩兒細軟的頭發,柔聲問道“先針灸一次,讓他先有些食欲。”
“針灸他特別怕打針,每次打疫苗都疼得大哭,能哭半小時。”朱琳舍不得兒子哭,于是小心詢問白蘇“能不扎針嗎”
“可以,但好得慢。”白蘇微頓,“針灸其實不太疼,只有酸酸麻麻的感覺,他現在精神不濟,應當也沒太大感覺。”
“朱琳啊,還是針灸一下吧,針灸過后有了胃口才能養好身體。”李玉在旁勸說,小孩再瘦下去,想養恐怕就養不回來了。
朱琳糾結了一分鐘,最終還是同意針灸,疼一下總比繼續生病好。
她同意后,白蘇取了銀針幫小孩針灸,以中脘穴、足三里、胃俞穴為主,輕輕捻動運氣,讓針灸效果達到最好。
等針灸完,白蘇眉間浸出一層薄汗,小孩兒的臉色倒是好了一點,拉著媽媽的衣服領子說想吃糖。
“想吃糖我給你剝糖吃。”朱琳欣喜極了,顧不上小孩能不能多吃糖,只要孩子有胃口想吃東西就行。
白蘇并未阻攔,轉身幫小孩開藥,“小朋友一開始生病拖太久,泄了陽氣,光是調理脾胃補氣益血還不夠,還得補陽。”
“這兩日便要入伏了,入伏后,陽氣旺盛,也是養陽、治病的好時機。”
李玉心思一動,看向門口擺放的廣告“入伏后是不是應該貼三伏貼了”
“是。”白蘇看向也有些意動的朱琳,“大人可以貼,但三歲以下的小孩最好不用,里面有通經活血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