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孫子說臉上的痤瘡好了一點,等吃完藥這周末再回來拿藥。”王婆婆心底也開心,這樣也能經常和兒孫見面,不過就是不知道兒子那毛病好些沒有。
她心底惦記著事兒,于是和白蘇說了一聲就匆匆往家跑了。
張敏望著她的背影,“這個婆婆很熱情。”
“王婆婆人很好的。”白蘇將藥放到一旁,走過去幫好好取銀針,整個過程很快,好好一點反應都沒有,睡得特別香。
張敏仔細的幫兒子蓋好衣服,遮住肚子,“昨晚他沒哭太久,睡得比前幾天好。”
“會一天比一天好的。”白蘇將抓好的藥遞給張敏,“按照紙袋上寫方式熬藥,平時早上起來可以打打太極或是練八段錦,還可以趁著三伏沒結束前再曬曬背。”
張敏應下,“我聽房東說你這里的三伏貼也好用,我想買幾貼。”
“可以。”這會兒沒人進來,于是白蘇又詳細和她說了下用法,“別曬太久,小朋友不能貼,但曬曬后背還是可以,注意別中暑。”
“我記住了,謝謝您。”張敏付了錢離開,離開之前約定好明天過來的時間。
等她走后,白蘇就閑了下來,抽空將李大伯送來的蟬蛻全部清點了一遍,將夾雜的碎屑清理干凈后放入鐵皮柜,又放了些干燥劑在旁邊,蟬蛻好幾百一斤,得小心存放。
忙完去王婆婆家吃午飯,苦瓜紅燒鴨、涼拌茄子、小炒空心菜,另外還有一份肉片雞樅菌湯,很家常卻很豐盛。
“白蘇多吃點。”王婆婆給白蘇舀了一些雞樅菌湯,“這個蘑菇應該是剛長出來,非常的新鮮。”
白蘇端著碗喝了口湯,非常鮮,蘑菇肉質絲白,咬起來也很香脆,“好吃。”
“我們也覺得好吃,前幾天還和其他老太太想去小鎮后面的山上采,一直沒下雨,一朵都沒瞧見,今兒倒是運氣好,這里足足有兩斤。”王婆婆頓了頓,“估計得往更深山的方向才有。”
“我們家那邊可能有。”何信立即望向白蘇,“小師姐,我等下打電話回家,讓弟弟妹妹他們看看。”
“別麻煩了,偶爾吃一次就行。”白蘇知道何家的情況,家里爺爺奶奶身體不好常年吃藥,母親的腳因為小時候骨折沒有養好一直瘸著,爸爸在外面工地打工,兩個弟弟妹妹還要上學,平時放假要幫忙照顧家里牲畜和田地,完全沒有時間去山里溜達。
“不麻煩的,他們經常去山里砍柴,可以順便看看。”何信感激師爺,也感激小師姐,要不然他只能跟著爸爸去工地干苦力活兒。
“最近不下雨,估計都沒有。”王婆婆給何信夾了一些鴨子肉,“快吃吧,學醫用腦多,多吃肉補一補。”
白蘇喝了口湯,補了一句“今天多吃點,明天該抽查了。”
何信一想到明天就是月底,小師姐要詢問他的進度,整個人都慌了,加快速度扒飯,吃完就匆匆跑回隔壁去看書。
王爺爺好笑“嚇唬人家干啥”
“這是督促他,爭取快點出師。”白蘇回了一句,何信家里壓力大,早點出師坐診才能養活一大家子。
“也是,早點出師也能幫你分擔一些病人,你也不會再這么累。”王爺爺感慨著“你、還有你爺爺,都對他好,希望他以后是個念恩的,以后好好報答你們家。”
“不想那么遠的,他能學好就行。”白蘇只希望何信能學好,盡力學精一點,盡力讓中醫傳承下去。
午飯后,白蘇幫著王婆婆收拾了碗筷再回醫館,剛走到醫館門口就看到之前來治崩漏的女生,這次陪在她身邊的不是她媽媽,而是另一個和她年歲差不多的女孩子。
何信已經接待了兩個女孩子“小師姐,她們來了一小會兒了。”
白蘇問兩人“吃過午飯沒有”
甘綿綿點頭,“吃過了。”
聲音很輕,但白蘇隱約覺得此刻的她很松懈,“好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