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好了文樂還有點懵,旁邊的幾個弟弟立即圍上來,“大哥,你好了”
“你嘴巴可以說話了嗎”
文樂連忙伸手摸摸下巴,發現可以閉合后立即點頭,“我可以說話了。”
白蘇提醒文樂,“最近嘴巴別太使勁兒,小心又脫臼。”
文樂點點頭,雙手托著下巴,繃著個小臉“我不笑了。”
“你悠著點笑就行了。”文大媽摸摸孫子下巴,確認能動之后問白蘇多少錢。
“沒事兒,不用。”只是順手復位,白蘇沒要錢。
“那謝謝哈。”文大媽帶著孩子先回家了,沒過幾分鐘又抱著一小塑料箱的東西過來,“我兒子昨晚回家時帶了一些海鮮回來,我給你送一些過來。”
“蝦是凍的,螃蟹和鮑魚是活的,你別嫌棄哈。”
“這些東西你拿回去吧。”白蘇推遲不要。
“拿著拿著,我們家還多著呢,好幾次幫小孩治都沒收錢,這些你拿著。”文大媽說完轉身咚咚咚的跑回家,壓根不給白蘇拒絕的機會。
“小師姐,這螃蟹還在爬,看起來很新鮮呢。”何信打開盒子看了看,里面有四只螃蟹,四只鮑魚,還有十幾只大凍蝦,每一只看起來都很肥美。
從沒吃過海鮮的何信有些好奇什么味兒,眼巴巴地望著白蘇“小師姐,要不咱們留下嘗嘗”
小鎮只有另一端唯一的一個大超市里有海鮮,都是凍貨為主,幾乎沒有新鮮的,白家開醫館的,飲食上都喜歡新鮮的食材,因此很少買來吃,而何信家庭原因也沒吃過,白蘇想著讓他嘗嘗,于是同意留了下來“等下你摘一些梨子送過去。”
何信說好。
院里的梨又長大了一些,味道又甜了許多,文大媽收到時直說白蘇也太客氣了,“剛才應該多送一條海魚。”
“就只有一條魚,是給你和爸補身體的,下次吧,下次我回來再多買兩只。”文大媽的兒子在市區的批發市場里工作,里面有各種食材和海鮮,買海鮮很方便。
文大媽應下“那行,回頭看到合適的多買一條。”
文大媽兒子“媽,你以前可不會送,這次怎么舍得往外送了”
文大媽“關系好嘛。”
兒子樂了“以前關系也不錯,但你可不是這種態度。”
“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人都是會變的。”文大媽懶得和兒子說。
主要是也不知道怎么說出口,以前就是普通鄰居相處,現在家里人、親家母都要找白蘇治病,還經常免費幫忙小治一下,文大媽私心里是覺得要再拉近一些關系才對。
兒子覺倒是不知道母親的想法,就是覺得白蘇醫術不錯,說話也客客氣氣的,完全沒有城里有名氣醫生那種高高在上的語氣,讓人覺得很舒服,再加上兩家是鄰居,你來我往送點東西也正常“行,回頭再買多買兩條。”
何信送完梨子就回家了,白蘇正翻著手機菜單做海鮮,蝦和螃蟹直接煮著吃,鮑魚簡單做了個小炒,里面都配了一點黃酒去寒。
蝦肉q彈,蟹肉飽滿,鮑魚脆嫩鮮香,都挺不錯的。
不過白蘇覺得寒性大,吃得不多,但何信很喜歡,一次性吃了不少。
晚飯后,白蘇活動一圈后回屋,坐書桌前翻看爺爺以前的手記,里面是他記錄的雜七雜八的脈案,中間還夾雜著一張顏色發黃的紙,上面毛筆寫著半截藥方,字跡也模糊不清楚。
爺爺說這是他小時候撕下來玩的,也因此變成了唯一留下來的東西,爺爺每次看到這個都懊惱,自己為什么不把所有經方都藏起來,藏起來也不至于全部丟失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