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蘇沒要優惠,只找老板幫她留意野生高年份的野參,家里只有一株,但她得再給醫館多備一兩株救命用,另外要求再送貨一定保證年份和藥性。
高年份的野參可遇不可求的,藥材老板答應幫忙留意,并保證下次送貨肯定是年份、采摘時間都足夠的藥材。
確認沒問題后白蘇讓送貨師傅幫忙搬進倉庫里,何信陸問則溜達到白蘇身邊,“小師姐,采摘時間不對有很大區別”
白蘇頷首“有一點,但影響不大,不過年份大、藥效濃的藥嘗起來味道確實會更濃一些。”
陸問“不大啊我還以為區別很明顯。”
白蘇“這一點點是不明顯,要是所有藥材都差一點點效果呢配伍成藥后差的就不是一點點了。”
這也是爺爺為何喜歡按季節收藥的緣故,什么時候收什么藥都有規律的。
“也是,現在好多種植藥材,藥效都不太好。”陸問想著家里人以前吃的藥,效果不好“很多時候治病很慢,是藥效不夠的緣故嗎”
“很多種植藥材年份不到就挖了,還有些是藥廠用過的藥渣繼續售賣,遇到這種情況大夫就應該多加一些用量確保藥性。”白蘇覺得中醫除了被打壓、傳承艱難的問題,還有些人自毀前程的將藥材、治病都當成了一門生意。
很多藥方都很有效,可某些黑心老板卻覺得好藥方、好藥材都不是好生意。
“這些藥采摘早了,但還算不錯。”白蘇看師傅們將藥材都搬進去了,于是去文大媽家買了許多冰水分給送貨師傅們,“辛苦了。”
“不辛苦。”幾個送貨師傅想著剛才白蘇能嘗出藥材挖早的本事,臉上很是真誠,他們做為藥材商認識很多醫館和中醫,但能嘗出挖藥材時間的屈指可數。
因為大家都動了心思,“小白大夫,剛才聽說你擅長治腰,能幫我看看嗎我常年開車搬貨,腰一直不太好。”
“可以。”白蘇就在后院幫送貨師傅把脈看一看,脈細沉,尺脈有瘀濕,聚集于下焦部位,“之前是不是有傷到腰”
送貨師傅“對,有次搬貨扭到了,自己貼了膏藥好了一些就沒再管。”
白蘇看送貨師傅下半身還有些寒濕淤積“之后又生病有寒濕入侵”
送貨師傅“對,之后是看到有人掉水里,于是把人救了上來,回去之后就病了一場,這幾年就后腰一直不得勁。”
“主要原因不是開車久坐,是因為寒濕留下了病根兒,你這個除了通經活絡還得去濕排寒。”白蘇給他開了葛根湯,再加入加茯苓、蒼術、附子去濕氣,“再買幾貼膏藥貼上,十天就能除根兒。”
送貨師傅雙手接過藥方,“多謝啊。”
又有個送貨師傅說“小白大夫,麻煩你幫我看看。”
白蘇幫他看了看,“你就單純是腰肌勞損,直接貼膏藥就行。”
第三個送貨師傅“那我呢”
“你腰椎盤突出,也用這個膏藥,不用額外喝藥。”白蘇看完第三個,又轉頭看向第四個,第四個送貨師傅很年輕,二十出頭,瞧著不像是有腰腿疼毛病的人。
不過她看到這人穿著拖鞋,是不是撓一下腳背,她仔細看了一眼,發現上面有很多小水泡“你這是腳氣”
這個年輕送貨師傅不好意思的將腳往后挪了挪,“可能是蚊子咬的,老是撓就撓出泡了。”
陸問看了看“蚊子咬的不會撓出水泡的,是真菌感染的腳氣吧涂點硝酸咪康唑乳膏之類的,不好好治療以后還會脫皮、裂口。”
“嗯”年輕送貨師傅有點納悶,這不是中醫館嗎
“可以聽他的。”白蘇頓了頓,“我看你應該是濕氣較重,可以吃一點清熱利濕的中藥,也可以多用偏方鹽姜水或是花椒鹽水泡一泡腳。”
年輕送貨師傅連連點頭,“那我回去泡泡腳,再擦擦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