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黎是藥材批發市場做生意的,對里面首屈一指的李氏藥行和沈氏藥行還算比較了解。
他說兩家藥行都有開醫館,好藥材一般都供貨給他們自家的醫館,藥材好,藥效好,病人反饋好,名聲自然也起來了。
老黎說李家的春和堂以針灸聞名,而沈家的杏林堂以經方得名,其中最有名的是一個治風濕類的秘方,“我聽說早之前杏林堂也只是名不經傳的醫館,后來因為研究出秘方,治愈了不少人,隨后才一躍成為五大中醫世家之一。”
“這么巧。”白蘇心想難怪了。
一切的疑惑都得到了解答。
“我也是聽說的,我才活了幾十年啊,他們也都至少一一百年的傳承了,具體怎么的我也不太清楚。”老黎知道的也是明面上的,至于內里他沒有那么大的人脈。
“多謝了。”白蘇和他道了謝,隨后在網上又查了查。
一側扎針的檀越注意到她微變的臉色,“出什么事了”
白蘇低頭看著杏林堂的介紹,“聽說了一些巧合的事情。”
檀越看著桌上阿姨提前擺進來的飲品和小食“沒有那么多巧合。”
白蘇是贊同的,但她有些不理解的是上輩子,那時的她沒有從醫,也沒有如今藥王谷藥方,只為了圖人參嗎一只人參也沒那么大誘惑吧。
秋風瑟瑟,吹進屋內,檀越握拳抵唇輕咳了兩聲。
咳嗽聲將白蘇的思緒拉回來,她讓寧遠關好門窗,將屋內開上暖氣,“今兒秋分,入秋了,要注意防寒。”
關好了窗,就看不見窗外月光了,屋內燈光暖黃,倒也將白蘇關切的神情照得清清楚楚。
檀越心情不錯的應了一聲好,今天的針灸好像也沒那么疼了。
白蘇偏頭打量著檀越,“笑什么不疼啊”
“這會兒不是很疼。”檀越斂眸看著雙腿上搖搖晃晃的銀針,“今天好像酥麻又往下了一點點。”
“很快雙腿也會有知覺的。”白蘇將做好的一罐膏藥放到桌上,“這個新膏藥里加了消腫止疼的藥,效果會更好一些,腿上也可以涂抹一些。”
“多涂抹一些,用完了我再做。”白蘇交代一聲,然后取了銀針便起身回去了。
檀越頷首,坐在輪椅上望著白蘇離去的背影,朦朧月光下那烏黑頭發瞧著也如夢中一般,如墨如瀑。
“檀先生”寧遠小聲提醒了一聲,老板你收斂點。
檀越收回視線,揉了揉發脹的眉心,“將藥端來。”
寧遠忙端了藥給檀越,看著他喝下后又幫他涂抹膏藥,“今兒給您厚厚涂抹一層”
檀越看著白蘇新送來的這一罐膏藥,有些不舍得用“很浪費。”
“但白醫生讓多涂一點,多涂一點興許知覺能快些恢復。”寧遠將白蘇的話重復了一遍,然后暗示了一句“您不是想快些站起來嗎”
檀越垂眸,淡淡地掃了他一眼,“涂
吧。”
“誒。”
寧遠利索的幫檀越涂抹雙腿和后背,等全部涂抹完檀越渾身都散發著濃郁藥味,宛如一個藥人,但他卻不覺得難聞,反倒覺得藥香好聞。
白蘇回家后,手機忽然響起來,是陸問打來電話求助的“師父我同學忽然高燒不退,吃了退燒藥一直沒效,我想給他扎針,但我害怕我扎錯,你能幫我看著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