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風細雨樓帶頭發動的造反在所有人猝不及防的情況下發起,隨后也很快在昏君趙佶的荒謬舉動中取得了勝利。
蘇家為了這場起義的勝利已經準備整整兩代人,這其中經歷和犧牲了太多太多的人。
而最終還是金風細雨樓成了贏家。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是從古至今都適用的道理。
蘇夢枕雖然對這最后決戰有九成的信心,可在勝利的消息傳來前,他還是一直提心吊膽,始終不能徹底安下心來。
直到最后攻入皇宮,才已成定局。
至于那個急急忙忙就要帶著信重的文臣權宦南遷的昏君趙佶,則是早就學到自己祖宗高梁河車神的逃命精髓,沒一會兒就從汴京逃到八百里開外,那是連騎著戰馬去追的精兵都難以趕上。
最后還是靠著作為后手的溫家,直接將趙宋皇室給綁了回來,而趙佶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慌不擇路的要從百姓家搶一架驢車逃跑。
可趙佶不是宋太宗,驢車也非當年的驢車。
于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還一直養尊處優的趙佶不負眾望的從疾跑的驢車上摔了下來,并被緊追不舍的金風細雨樓弟兄們騎的戰馬給“咔嚓”一下踩成了歪脖子。
金風細雨樓的追兵“”
不是你車技不好你架什么毛驢車害的他們還以為要遇到宋太宗皇帝,生怕會追丟才用命去趕著追著,結果就這就這
不過眾人也沒有如何慌張,畢竟這就是一位公認的昏君,早就全天下怨聲載道民心盡失,死了就死了,還能省下一筆榮養的開支。
再說了,這就是一個意外
達成共識之后,眾人就將前朝皇帝的尸體給帶了回去,震懾力非常強,至少原本還蠢蠢欲動想要找機會逃跑的一眾趙宋皇室,已經是安靜如雞。
擠在一大堆人里面,還打著要光復大宋的趙構“”
看了看他父皇面容盡毀死相慘烈的模樣,趙構還是沉默著縮回了雙腳,并且還乖乖的跟旁人一樣縮成個鵪鶉模樣,生怕自己會被這些粗魯無禮的武人給隨意提拉出去泄憤。
看到趙宋家的皇子都沒有為官家說話,還想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要對這些謀逆反賊引經據典大罵特罵的文臣也默默低下自己的腦袋。
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沒道理官家的親兒子們都不為官家出頭,他們卻一頭熱就視死如歸。
而且事情往好處想,也不是完全沒好處的,至少新帝建立新朝也是需要文武百官的,那他們就只是換一個官家罷了。
這學成文武藝,賣于帝王家,賣給誰都是賣,只要還有榮華富貴在,他們真不挑的。
大宋確實不墜其大慫之名,從皇帝到官員,普遍都是一個字,那就是慫,而且還一個比一個慫。
“兵弱弱一個,將弱弱一窩,皇帝弱了,那就是弱一大堆。”楊無邪看著汴京皇城如同紙糊的老虎一般在他們的攻
勢下節節敗退。
因為皇帝跑了,滿朝文武也不剩下幾個,皇宮里的禁軍知道自己拿不到俸祿,而且隨時都是要身死的情況,那跟金風細雨樓的人打起來就是能用假把式就用假把式。
據某些親身經歷的人所說,那就是比在樓里跟自家弟兄們隨便切磋還要輕松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