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開始在背地里造謠,
說皇后張玥是盜犯孫二的女兒,
而非張國紀之女。
因為桃夭是被從別的地方接回張府,確實也不是張國紀的親生女兒,于是這個謠言就兩分真八分假的越傳越荒謬。
更有甚者說張皇后是妲己轉世,妹喜禍國,這簡直就是不顧一國之母的臉面
桃夭在知曉謠言的傳播之后,并沒有立刻去皇帝面前哭訴,而是整日茶飯不思哀愁連連,更甚至還會時不時暗中垂淚。
這都被皇帝因為擔心皇后會不適應宮中生活而派過去的宮人一一回稟。
作為手握錦衣衛的皇帝,他隨便派人去查一下,就是知道那孫二因為犯有死刑,意圖將女兒托付給生員張國紀,只不過張國紀因為家中已有三女,便拒絕了。
不過生性善良的張國紀還是給了一筆銀子,并幫忙找到合適的人家來收養孫二的女兒。
這是毋庸置疑的。
只不過皇帝也知道皇后的身世確實不是張國紀之女,于是也在等著皇后來解釋清楚來龍去脈。
可誰曾想皇后居然不僅不來找他,反而是暗中傷神垂淚,沒過幾日就消瘦許多,當真是讓皇帝看了都覺得心痛如刀割。
于是等不下去的皇帝只能主動出擊,溫聲詢問皇后為何難過。
桃夭本來就沒有隱瞞的意思,只不過是想要借此除去魏忠賢和客氏這兩個禍害朝綱的毒瘤。
“皇上對我如此愛重,我自然也不敢有所隱瞞”
朱由校認真的聽完淚眼朦朧哀泣不止的桃夭解釋整個事情經過,在知道心愛的皇后居然五歲便失去雙親,還一個人被獨留在家中,那簡直就不要太心疼。
而且從這個事情中,朱由校更覺得自己跟桃夭是同病相憐,畢竟他也是幼時喪母,父親又沉溺于女色不管他。
至于東西兩李的養母,那也是有著各自的孩子,如何會真心待他
也正是因為這樣孤獨寂寞的經歷,才會使得皇帝對魏忠賢這個從小伺候他的太監和客氏這個奶娘一退再退。
當然朱由校也沒有做昏君的意思,他登基之后一直堅持參加經筵日講,且努力學習理政和駕馭臣子的帝王之術,而對于客氏、魏忠賢一黨的野心之舉也有所警覺和防備。
就在帝后惺惺相惜纏纏綿綿之時,跟魏忠賢有所牽扯的順天府丞劉志選居然趁機在朝堂上彈劾皇后的父親張國紀,直斥其隱瞞實情,欺君罔上。
還有御史梁夢環也乘機興風作浪,上奏說張國紀罪應當誅。
這可算是讓朱由校給氣得怒火三丈合著魏忠賢他們已經將手伸到了朝廷重臣上面當真是半點沒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里
于是朱由校直接就在朝堂上怒斥劉志選和梁夢環,還十分果斷地下旨將這兩人貶謫的貶謫,罷官的罷官,可算是為皇后大出一回風頭。
也正是這般雷霆手段下,從而使閹黨再也不敢妄動。
沒過多久,皇后懷孕的消息就從后宮傳到朝野,于是還想著當“呂不韋”的二人只能含恨潛伏。
但桃夭可不會這么輕易放過他們。
就在桃夭磨刀霍霍向奸人時,遠在他鄉的夏雪宜已經學成武藝,準備攻上五毒教總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