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時他又不想讓妹妹難辦,于是異想天開的宋青書就對天感嘆道“若非是為了那明教勢力,何必要如此總有一天張無忌他會年老色衰,到時候看他還怎么跟別的風華正茂少年郎比“
當然若是他妹妹很容易喜新厭舊見異思遷,直接能多換幾個人就好了。
反正他就是看張無忌不順眼,指不定上輩子還有仇呢
宋青書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他覺得張無忌配不上自己國色天香又十分厲害的妹妹。
但周芷若同樣作為心思細膩的女子,卻是很明白桃姐姐的這個決定,肯定是一半因為有真情實意在里面,一半確實就是因為明教。
明教正好是在武周朝女帝武則天延載元年傳入中土,恰恰能跟建新朝和女皇帝行成天命所向。而且明教的教義一向是懲惡揚善、度化世人,一旦當朝皇帝昏庸、官員腐敗、民不聊生時,明教必定會是第一個起義造反。
比起一般的江湖門派渴望稱霸,且與朝廷勢力井水不犯河水的教義不同,明教想要建立一個人人都吃得飽、穿得暖的大同社會。
這樣以推翻朝廷為目的,又有極強大勢力的明教,自然就是桃夭需要拉攏的對象,而又有一個青梅竹馬長大的張無忌在側,百利而無一害,自然就是要結親的。
聯姻結親,締結利益合作,從來都是謀奪天下最有效的一種手段。
而兩情相悅自然就更是錦上添花。
這樣的道路周芷若能看明白,可宋青書卻是從頭到尾都看不懂,反倒是對這個一直跟他搶風頭,還靠著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乖巧懂事而頗受好評的張無忌很是不喜。
不喜歡張無忌的宋青書總是千方百計想要找麻煩,關鍵栽贓嫁禍手段極為低劣幼稚,一眼就能看出來誰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因此宋青書每次對上張無忌,那就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主打就是持之以恒永不言棄。
結果歲月如梭光陰似箭,宋青書還沒有琢磨出如何將張無忌的真實面目給揭穿出來時,張無忌就要做他妹夫了
雖然是上門女婿的性質,但他還是不愿意接受。
桃夭對她兄長的這種行為也是看得十分無奈,并覺得這人就是閑的,基本有點能讓她兄長干的活,都直接派他下山去辦,偶爾周芷若和楊不悔也會跟著一起去行俠仗義。
這才勉強讓她兄長少秀一點低智商,險之又險才在外人面前保住宋青
書的名聲。
畢竟以后史書要是寫女帝的兄長是個頭腦發達四肢簡單的憨憨,那就實在是太容易在后世引起詬病了。
桃夭發現了兩頭正在悠閑散步吃草的鹿,和張無忌對視一眼,便各自轉身拿箭矢彎弓雙眼凝視獵物,氣勢凌人蓄勢待發。
只見十分有默契的二人都將長弓拉滿,幾乎是同時箭矢離弦,兩支箭矢如疾風般迅猛掠過,一擊便成功射殺到今日的第一只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