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他執政初期曾倚重李賢、商輅等閣臣,斥逐佞幸,體諒民情,還蠲賦省刑和考察官吏,使得朝中能臣匯集。至于文學造詣上,聞名于世的成化瓷也是皇上所致,很多大儒都夸贊本朝文化氛圍較為繁華,實乃生機勃勃之象。還有皇上曾親自編寫文華大訓一書,垂訓子孫,書畫造詣亦是極高,除了一團和氣圖,還曾畫過一幅歲朝佳兆圖。”
朱無視說到這里,就舔了舔有些干燥的嘴唇,繼續道“在我心里,皇上不管是為父,還是為君王,都是極為優秀的。”
桃夭看了一眼朱無視,隨即再問還有呢。
朱無視猶豫一會兒,便言道“皇上他還大力鎮壓荊襄民變,并下詔于當地設置府縣,安撫流民,流人得所,流民問題得以緩和,這也是明君之象。”
“之前打劫追殺你的賊寇,還有今日你我所見的典妻買賣幼兒的人,其實都是當年劉通、石龍起義的縮影,所以還有嗎”
朱無視“成化三年,皇上下令進軍剿滅建州女真,搗其巢穴,絕其種類,此戰大捷,沉重打擊了建州女真,為大明朝的統治贏得了安寧,是為成化犁庭。同時還威震四海八方,揚我大明國威。”
桃夭點頭,但在心里卻是有點嘆息成化犁庭不夠徹底,即使沉重打擊了建州女真,卻也只是為大明王朝的統治贏得了片刻的安寧。此后,直至努爾哈赤的崛起,近百年時間,遼東女真族各部再不敢挑釁明朝廷。
但從最后清朝還是取明朝而代之,再結合近代史的百年屈辱,那就是誰都得感嘆這一場戰役贏得還不夠徹底。
不過桃夭此次和朱無視的談話并非是這個重點,她更關注的是朱無視是否有做皇帝的野心和能力。
就是短短的看完那一場百姓疾苦,桃夭當了多年皇帝的本能,就是見不得百姓遭受如此悲慘的境遇。
這其中自然也是有桃夭想開了的原因,她開始覺得自己和朱無視的相遇,便是命中注定。
但凡當日朱無視不是化名為諸葛無視,亦或者當日她沒有采藥路過,怕是人海茫茫之中,他們就是很難遇到。
既然遇見是緣分,那不如就按照這個緣分走下去,不管是有緣無份,還是天定姻緣,對她而言,也沒有什么大的損失。
此時還沒有意識到好事降臨的朱無視還在皺眉思考自己父皇還做了什么足以被稱贊為明君的事情,只是任憑他如何去想,卻也很難再想出別的功績。
反倒是
“不說一下你父皇做得不好的地方嗎”
朱無視一聽,神情頓時就變得為難糾結起來,猶豫不決支
支吾吾間只能來一句“子不言父過”。
桃夭對此笑了一下,卻提到另一件事“若是你的父皇真的對你很好,那你對他的評價就不會只有一句優秀。同樣你也不會選擇離家出走,拋棄榮華富貴也要闖蕩江湖,欲要立下一番大事業來證明自己。”
“或許當今皇上真的可以算得上一位不錯的君王,但絕對不會是一位好父親。就像是在貧窮的家庭里面,孩子一多了,便是兒子都顯得不重要起來,天家父子也不會有例外。”
被心愛的女子如此直接的說出自己艱難的處境,朱無視原本應該是有一種難堪感覺的,但或許因為他心愛之人過于強大,且美麗有魄力,比起難堪,朱無視的情緒更多是趨于委屈。
“明明我也很優秀的,騎射學識我樣樣都不比其他兄弟差,甚至也不比太子差,就因為太子居長,他就做了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