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孝宗也因為多難的童年而致使得他的身體一直不好,便希望通過佛道之術能改變自己的身體狀況。
因此一些奸佞之輩再次混入宮中,繼續禍亂朝政。還有不好女色,或許也有一半原因是身體原因支撐不住,但凡明孝宗也是個好色之徒,估計都很難活到三十六歲。
不過話說回來,曾經杖刑過萬貞兒的吳氏,會不會早就已經跟幼年的朱祐樘說過很多萬貞兒的壞話
還有萬貞兒曾經長年服用過的虎狼之藥,也不是說完全沒有效果,但藥效實在是過于猛烈,甚至是到了傷身的地步,即使當年萬貞兒真的再次有孕,那孩子也是絕對生不下來的。
桃夭猜這件事皇帝和萬皇貴妃二人,估計都是不知情的。
那又是誰能越過帝妃二人,直接瞞天過海呢
萬貞兒不能再誕下皇嗣,最大受益者除了太后、太子和吳氏三人,桃夭已經找不出其他人。
或許后宮妃嬪里面也有嫉妒萬貞兒的恩寵過盛,但她們顯然就是身份地位都不夠去害萬貞兒。
果然人多的地方,是非和斗爭也就多。
皇長子的夭折,第一任太子的早死,還有朱祐樘這第二任太子的上位,這里邊指不定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而且更讓桃夭懷疑的是,整個皇宮的人都應當從她救下萬皇貴妃這件事知道她醫術之高明,可就是沒有一個人來讓她去為太
子看診治病。
甚至連太子本人都不著急治病。
這實在是太過于蹊蹺了。
難不成偌大的皇宮里,
誰都不知道太子身患有疾嗎又或許連太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疾在身
朱無視和太子這位皇兄關系并不熟悉,
但也比桃夭多了解些“太子和我們這些皇子不一樣,飲食起居有春宮坊和典璽、典翰、典膳、典服、典藥、典乘兵六局負責,甚至是讀書習武都不與我們一起,平時也難得見上幾面,倒是也沒察覺出太子有什么問題。”
“不過每逢秋獵時,確實也不大見太子出手,反倒是經常禮讓我們這些下面的弟弟,父皇和文武百官都對此很是滿意。”
當日這里面也有皇帝也身體日漸不好,同樣不下場狩獵的原因,而太子也很容易以孝順的名義陪在皇帝身邊。
桃夭沉思片刻,覺得現在從太子妃娘家那邊來搬倒太子實在是不大可能,于是她打算從吳氏這邊下手。
“紀氏一個身居冷宮多年的宮女,卻一朝得皇帝寵幸生子,之后還與早就被打入冷宮的吳氏相識,還得到門監張敏的幫助,后來太子長到六歲時又被張敏推到皇上面前。于是已經喪子兩次的皇上立馬就頒詔天下,立朱祐樘為太子,還封紀氏為淑妃。”
朱無視把頭枕在心上人的腿上,接著話頭道“可是后來紀淑妃在自己宮中暴斃身亡,門監張敏也吞金自殺,太子也被太后抱到仁壽宮里親自撫養,宮中都說是皇貴妃下的毒手。”
“大概是因為真的感受到太子的威脅,皇貴妃再也不控制后宮,而是讓父皇在后宮妃嬪中走動,并在諸多皇子出生后,有意改立太子。若非當年泰山一帶突發地震,太史又堅稱是上天警示如若改立太子,必將引起動亂,因而父皇便嚴令不準宮內宮外再議改立太子一事。”
對于這些事情,知曉明朝后續歷史的桃夭笑了笑,不予評價。
“從古至今,后宮斗爭本來就是你害我我害你,歸根究底還是在皇權傾軋下的紛爭,宮斗和黨爭皆是如此。”
朱無視陪著心上人看窗外白雪融化的景色,不知道是為誰嘆息“若是當初父皇只有皇貴妃一人,怕是也不會有如此之多的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