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這一番話,如同驚雷般讓在場幾乎所有人都變了神色。
確實已經有了改立太子念頭的皇帝面上難掩驚色,對這個命途多舛的兒子憐愛不已。此時皇帝看著躺在床榻上臉色蒼白無力的兒子,腦海里又浮現出第一次見到兒子時的場景那時他已經臨近而立之年,卻是一個兒子都沒有,正在他憂慮不已時,太監張敏卻告知自己是有一個兒子的。
也正因如此,皇帝才得以見到他那被藏在冷宮里六年之久的兒子朱祐樘。
回想起太子幼年時因為長期生活在陰冷的安樂堂,胎發尚未剪,甚至還拖至地面的瘦弱模樣,皇帝心中如何會不感到愧疚
至于太子生母紀淑妃和太監張敏的死亡,皇帝也是知道真相的,只是這其中有他最為心愛的萬姐姐,還有他必須恭敬孝順的太后,皇帝又能怎么辦自然就是只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選擇視而不見,并加倍厚待太子。
但皇帝是萬萬想不到,幼年時的經歷竟然會將太子的身體摧殘到這種地步或許之前皇帝還有過讓太子盡早生下皇太孫,從而保證大明國祚不會出現國本動搖的危險,可等太子本人都請求改立太子之后,皇帝就徹底歇了這個心思。
“太子勤勉孝順,天資粹美,朕一直都是知道的,只是天公不作美,卻未能給太子一副健壯的身軀,實在是讓朕心如刀割凄入肝脾”
朱祐樘自然也是個聰明人,雖然神色蒼白憔悴,但還是盡量打起精神來安慰一下自己的父皇,并盡最大努力保住太子一脈的所有人。
“兒臣作為人子,卻令父皇這般擔憂,實在是兒臣的罪過。還請父皇莫要再為我憂心,畢竟太醫院都說了只要兒臣不憂慮過重,注意休息,也是可以到那花甲之年的”
“太子”
“兒臣”
桃夭看著這父子倆在那里說個不停,太子身體不適已經很明顯了,但感情豐沛的皇上就是還說說說,完全沒發現太子的臉色已經從蒼白變成了青白。
但凡沒個人阻止,她都要懷疑皇上這是想要累死太子。
于是看不下去的桃夭就給太醫那邊使了個眼色,得到神醫暗示的太醫趕緊就恭敬上前,然后低聲提醒皇上太子現在還需要休息,最好不要說太多話,費心費神。
太子這邊主動退讓,最有把握上位的就是祿王,萬貞兒見到他們辛苦籌謀大半年的事情終于要開花結果,那就是恨不得趕緊開始慶祝,哪里還有心思待在東宮看太子那一副命不久矣的晦氣樣。
“皇上,我們還是先離開吧,畢竟太子也是需要多休息,您待在這里太子也不好安心休息,反倒是還要太子勞累。”
不一定聽太醫的話,但肯定聽萬姐姐話的皇帝立刻就柔聲和太子說他們先走了,還讓太子好生休息,萬事都有父皇在。
然后臨走前還要厲聲讓太醫照顧好太子,若是太子有半點差池,就要拿他們問罪
被威脅的太醫又能怎么辦呢自然就是連聲答
應下來。
皇帝和皇貴妃走了,桃夭卻是還要留下來為太子做針灸。有些不適合她來下針的地方,就是由太醫院使來,而朱無視那肯定也是要在現場的。
當太子主動要求皇上改立太子這個消息傳出去時,最慌張的不是忠心的太子黨,而是張氏兄弟沒有人比他們自己更明白太子這個姐夫有多重要
若是沒有太子姐夫護著,他們怕是都能被人給生撕活剝了。
張氏兄弟都顧不上什么,趕緊就要進宮去找姐姐哭訴,然后他們就驚駭的發現,自己根本不準進皇宮了。
慌得不行的張氏兄弟到處找人了解情況,但太子都已經快要不是太子了,自然也不會有什么人會給這兩個人憎狗嫌的廢物面子。
不過有些比較識時務的人就會提點幾句,就是說太子病重,需要靜心休養,所以皇上才讓閑雜人等不得隨意進入皇宮。
自認為不應該是閑雜人等的張氏兄弟更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