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了就不告訴他們,直接說福寶是我的子嗣,只不過因為擔心有奸臣歹人加害,便放在宮外養到兩歲方才接進宮封為太子。”
說到興奮處,朱厚照還以拳擊打自己的手掌心,連忙問皇嬸這樣讓所有人皆大歡喜的計劃是不是妙極了
桃夭沉默片刻,都不知道應當說什么好。
畢竟老朱家的列祖列宗若是真的在天有靈,怕是都要一人一口唾沫把朱厚照這孩子給淹死了。
只是朱厚照面臨的困境,桃夭就是再清楚不過的,她其實也是于心不忍。
而且就像是朱厚照所說的那樣,反正之后也是有朱家女當皇后,福寶之后的皇帝也必然有老朱家的血脈,只要朱厚照說他們是正統,那就絕對是正統。
更別說大明朝確實就是到了危難時刻,若是沒有福寶,那之后小宗入大宗的人說不定還是明世宗朱厚熜。畢竟要抵抗原定的命數,一定是身負大氣運的福寶才行。
可以說,福寶是生在最壞的時代,也是生在最好的時代。
最后,在朱厚照的堅持下,福寶還是被帶去京城做了大明朝的太子。而不放心福寶的桃夭和福寶的兩個爹,自然也是得亦步亦趨的跟著,否則他們可不放心。
此時還在悠哉游哉喝奶的福寶,顯然就是還沒有料到自己被迫努力奮斗的一生即將從他四歲時候開始。而現在,他的幸福快樂時光還剩下不到兩年的時間。
皇帝突然有了一個兩歲的兒子,而且還是從宮外接回來的,滿朝文武都是疑竇在心,突然就覺得冊封太子也不著急了。
但文武百官不著急了,皇帝卻是十分著急。
別人不知道,他還能不知道嗎能當太子的就只有福寶了
要不是擔心史官亂寫,朱厚照都想要當朝造謠他在有了福寶這個孩子之后就不舉了,讓文武百官都多多珍惜福寶這個未來太子。
不過明面上不能直說,背地里還是可以隱晦委婉的和自己的心腹大臣,比如亦師亦友的王守仁說的。
知道這個驚天大秘密的王守仁“”
突然知道這種皇家辛秘,他不會是要“英年早逝”了吧
王守仁當時沒有說話,但之后在朝堂上為冊封天子唯一的子嗣朱載坤就是福寶做太子一事沖鋒陷陣的舉動卻是代表了他的態度。
當然還有其他忠心耿耿的大臣,那就是一邊為他們的皇上悲痛不已,一邊把太子當成自己的眼珠子來對待,愛之珍之的同時,也是盡量不缺嚴師風范。
對于福寶改名換姓一事,桃夭是既覺得用一個名字換一個皇位很是劃算,又覺得幸虧大明朝皇室有祖訓,不然福寶可就得叫朱飛天了。
嗯,也不是說不好聽,而是朱飛天這個名字實在是太容易激發大明臣民造謠寫話本的靈感了。
總之,無論如何,反正事情已成定局。
那就只能勇敢福寶,不怕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