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皇后如何能接受
她可是要讓女兒成為大宋最幸福快樂的公主
還不曾知曉神跡的曹皇后想著自己阻止不了官家,那朝堂上的相公們肯定是能阻止官家的。
但宮宴上的相公們卻是左思右想,因為神跡的發生有目共睹,于是欲言又止止又欲言好幾次,卻是到了宴席結束離宮時都沒有說出反對的話來。
其實雖然明面上不太看得出來,但在被熱愛偽造神跡,還日復一日神神叨叨的先帝影響下,大宋相公們還是很吃神跡這一套的。
尤其是已故的劉太后臨朝聽政十幾年確實做的十分出眾,再加上前朝也有女帝,因而大家也不是那么強烈反對,甚至還有意識無意識的認可女子有時并不會遜于男子這種現象。
而且官家也就只是要給嫡公主上一個封號,從頭到尾都沒有說過要立下皇太女。雖然“安宸”這個封號有點過于尊貴了,可公主畢竟是嫡出的,還是官家唯一幸存的子嗣,那官家慈父心懷難以控制也是人之常情。
抱著可能就是他們想太多了的僥幸心理,大宋官員陸續離宮,緊趕慢趕的回去和家里人大談闊談今夜的神跡一事,有的靈感來了,還不畏寒冬當場提筆作詞。
趙禎作為官家,自然也是擅于吟詩作詞,在內侍的筆墨伺候下,也興致盎然的作了一首詞,大致意思就是夸贊吾家幸得麒麟女,大宋要有翻天覆地大改變云云。
就算是天子,在這方面也是難免帶些文人墨客的夸大其詞和自我想象。
不過此時的趙官家還是沒有那么大膽的想法,讓大宋一朝出現第一位女儲君。
可隨著安宸公主抓周就抓了個帝王私印,一歲開口說話兩歲顯露頭角,三歲識字過目不忘四歲出口成章,五歲開始練武學文的天才神童事跡家喻戶曉后,就是遲鈍如狄青這樣在朝堂上格格不入的武將,都能夠看出來官家蠢蠢欲動的立儲念頭。
這也怪不得趙禎會起立皇太女的心思,因為這都是有緣由的。
安宸公主五歲時,趙禎這個做父皇的都二十八歲了,時人講究三十而立,這可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分水嶺。
可除了皇后所出的安宸公主和苗美人所出的福康公主,官家他居然連一個健健康康活著的皇子都沒有
后宮妃嬪人數不少,每年懷孕的妃嬪也有,可就是莫名其妙的突然流產,或者是生出來也早早夭折。
這又如何不讓滿朝文武相公心里犯嘀咕你們這些趙姓官家真的不是約好的嗎怎么一個兩個都子嗣如此艱難
趙禎作為父親,卻接連失去自己的親生骨肉,他簡直就是悲痛
欲絕傷心難過之下,居然還自己病倒了。
這完全就是心病啊指不定她爹爹還把罪過都攬到自己身上,所以才會被愧疚和悲痛壓倒。
桃夭把一雙小手背在后面,搖頭嘆氣,覺得她這個爹可真是不省心。
雖然這個事情追究起來,還真的和她爹脫不了關系。從醫學和科學角度來講,胎兒容易流產和嬰兒容易夭折,除開先天和后天意外,父母原因就是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