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還是決定去安慰一下她那個柔弱無助又愛哭的親爹,免得本來就不好的身體再雪上加霜了。
不過作為才五歲的幼童,她也不能表現得太過于異常雖然就她目前顯露出來的天賦異稟,便足夠異于常人了。
“娘,我想要去太醫院學醫。”
曹皇后正抱著香香軟軟的寶貝女兒看書,看的還是關于前朝的史書舊唐書,好巧不巧今日還到了女帝武則天的序章。
桃夭的目光在那上面短暫掠過,然后就說出了這么一句話。
曹皇后看舊唐書的目的不明,此時聽了女兒的話,下意識就一頓,待翻過一頁書之后,便語氣溫和堅定的說道“玥兒若是決定好了,那便去做吧,母后會一直都支持你的。”
在私底下桃夭一向都是喊娘和娘親,只有在正式場合和有外人在時才會喊母后。此時此景,曹皇后如此一說,既是讓她放心大膽去做任何事情,亦是在暗示自己的支持和準許。
“父皇身體一向不好,又要憂心朝政,實在是辛苦。我現在年紀尚小,不能為父皇分憂,若是能習得些許醫術,應該是可以讓父皇身體康健些的。”
桃夭這般說著,隨后又看了幾眼那本舊唐書。這是五代后晉的翰林學士劉昫所著,在大宋一朝很是受歡迎。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冊書還是曹家送進宮來給皇后捧讀的。
這里頭的含義可就太過于耐人尋味了。
大概是因為本朝大體上都繼承了唐朝的制度,再加上現在的大宋并未遭遇靖康之恥和南遷逃亡的苦難,國朝思想和風氣都趨向于活躍開放,女子讀史寫詩作詞那就是十分常見的事情。
這時候程朱理學連出現都沒有出現,而唐朝的強大繁盛又是出了名的,故而從天子到大臣,再至平民百姓,大多數都很是喜愛前朝盛唐的。
甚至為了總結盛唐的典章制度以供大宋王朝借鑒參考,她的親爹,也就是宋仁宗后面還下詔重修舊唐書,從慶歷四年到至和元年期間再二催促,參與其中的都是像歐陽修這樣的大宋重臣,最后嚴謹審慎根據唐人文獻及唐史著作等修訂出了新唐書。
桃夭嚴重懷疑仁宗一朝的大宋君臣很是景仰和羨慕唐朝的強大盛世,并心心念念的也是強國富民,想要開創一個大宋盛世。
只可惜夢想是好的,但能力卻是有多糟糕就展現得多糟糕。要不是后面有留下千古罵名的宋徽宗等父子兄弟二人做對比,幾乎算得上是毫無作為的仁宗也得被拉出來痛批。
“你有這個孝心就好,若是你父皇知曉了,必然會十分欣慰的。”
曹丹姝已經當皇后當了六年,不說對官家的性情脾氣摸得十分清楚,但也差不多了解了七八成,知道那就是一個看重詩情畫意風花雪月多過腳踏實地干正事的男人。說難聽點就是像那些無病呻吟矯揉造作的文人,而不是能庇護萬民開疆拓土的帝王。
如果桃夭能知道自己娘親心里的理智評價,
怕是都要直接點頭認可他爹就是那一種喜歡風花雪月要多過黃金白銀的人,在他眼里,可能一朵美麗的花都要比金銀珠寶那些紅塵俗物要雅致些。
但凡他不是大宋官家,那就是一個很普通的男人,喜歡美人喜歡吟詩作詞喜歡烹茶對弈,天底下的男人是什么模樣,那他就是什么模樣。
除開他的天家身份不談,那趙禎這個人就是平平無奇,連史官都不會為他寫下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