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并不敢輕易去做判斷。
最好的方法還是待在蘭尼的周圍看著,將風險降到最低。可依照蘭尼的敏銳度,就算是以前對他們的身份和所做的事情毫無意識,也不去揣測,但是相處久了之后,誰還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偽裝。
威廉想過把蘭尼的事情放下。其實只要不思考這是個被自己卷入禍端的無辜者的話,其實就沒有那么多無謂的煩惱。
而就在開學第一天,威廉收到了婕米的電子郵件。那封郵件的暗號交流方式還是跟過往的一樣,就算不署名,也能清楚地知道的到底是誰。
婕米在郵件上寫,「如果威廉不介意的話,我就和蘭尼做朋友了,可以嗎」
婕米這樣做顯然是有企圖的,是別有用心的,直接說是明知故問。
威廉并沒有回。因為婕米就是想要看他的反應,才寫了這么一封信。他不至于連這點判斷是非的理性都沒有了。從他年少十三歲開始,到現今二十四歲,背負莫里亞蒂家族罪惡的威廉早就沒有余裕,去擔心自己會光顧著自己,而忘記有一天會放下自己的責任。
他甚至很快就開始了行動,約了蘭尼去咖啡店見面。
事實上,發出邀約的時候,威廉其實并不指望著蘭尼會和他見面。可以這么說,這次私信邀約是某一種決斷。如果蘭尼拒絕了,威廉打算就這么干脆地切斷蘭尼和自己的聯系。倒不是說,威廉直接忘記蘭尼曾經把他從火場里面救出來的事情,而是要把這份關注轉回旁觀,不再和對方聯系。
其實威廉已經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按照以往的所有經驗來說,蘭尼都不是那種會輕易赴約的人。相處下來,蘭尼對別人展示的好意和親近都會保持非常清醒的距離,不會因為別人示好就失去判斷力。他就很像是一只在外流浪許久的貓,對于別人投喂的食物總是要保持觀望,長久地,或者遠遠地,不會輕易放松警惕,不會輕易松懈。
威廉之所以懷疑蘭尼對他一直持有懷疑態度,是因為蘭尼總是拒絕他。
他以為蘭尼這次也一樣。結果第一條私信發完之后,威廉回憶起自己某種程度上已經和他拉近了一些關系,自己需要做出相對應的人設變化。而自己的遣詞用句上也要有一些變化,于是威廉補充道「我有一件學校的事情想問問你的想法」。
威廉在想著表現出自己該表現出來的行為,結果這次蘭尼答應了,而且很快地給了回復。
當天下午威廉就和蘭尼見面了。
這是意想不到的事情。
威廉比約定的時間要早到三十分鐘,就是坐在那間安靜的店里面,思考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斟酌自己的話。因為他其實只是想給自己不要再和蘭尼聯系的理由而已,結果沒想到蘭尼同意了。
等待的時間并沒有想象中的長很多,甚至就在威廉略感到煩惱的時候,就結束了。蘭尼比約定的時間要早到,很快就出現在了自己面前。
當威廉看到蘭尼時,復雜的情感慢慢消散。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每當見到蘭尼,他都會感到自己不再是那個倫敦的犯罪顧問,而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學教師。他不再為犯罪案件的復雜性而煩惱,只需要考慮咖啡杯中的甜度,仿佛一切都變得簡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