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克自己心懷打算,坦言“我有自己的想法,趁著這次機會,讓蘭尼好好叫我的名字。”
華生下意識地瞥了一眼夏洛克的表情。那時候在艾琳事件發生時,由于局勢緊張,蘭尼無意識地喊了夏洛克的名字。夏洛克顯然對此感到非常滿足,似乎期待著讓蘭尼繼續毫不猶豫、毫不拘謹地直呼自己的名字,以拉近彼此的關系。
不得不說,華生有時候也羨慕夏洛克。
他一直覺得蘭尼稱呼自己為「華生先生」讓整個關系顯得有些生分疏離。如果兩人年齡確實相差一個輩分,他或許可以理解蘭尼將他當作長輩看待的心情。可是,實際上,華生比蘭尼大不到十歲,年紀也不算很大,還在2字頭上,這就反而讓他感到蘭尼對他的態度若即若離。
華生甚至懷疑蘭尼是不是認為自己看起來年紀很大。
對此,他還是耿耿于懷的。
原本,蘭尼也有一直堅持夏洛克為「福爾摩斯先生」,現在夏洛克要開始變成了「夏洛克」,華生不僅覺得夏洛克要開始搶跑了,還陷入了一種自證的煩惱之中
難不成蘭尼一直不愿意喊自己的名字,是因為蘭尼對他有一些反感和排斥嗎
這簡直細思極恐。
華生根本不敢多想。
旁邊的夏洛克冷漠的聲音很快把華生拉回現實。夏洛克說道“那個教授對蘭尼真的是糾纏不放。即使是得到了學生的邀請,難道他不會知道拒絕嗎”
雖然這個「糾纏不放」的用詞有點問題,但是
是啊
為什么教授要答應
華生也很快就順著夏洛克的話思考。
夏洛克有時候對待莫里亞蒂教授的態度是很沒有道理的,可這句話偏偏還是也很有道理的。
他之前就覺得,蘭尼跟他的教授走得是不是太近了。
華生也沒有特別夸大這里面有什么特別嚴重的問題。學生和導師關系好對學生的未來也是有好處的,更何況,這也側面說明蘭尼很優秀,很值得被欣賞。再來,教授也并不只是讓蘭尼做些雜活,還幫蘭尼寫論文。這樣好的教授是所有大學生都夢寐以求的。
他會問這個問題,主要是因為夏洛克總是看莫里亞蒂教授不愉快。
早期針對是因為夏洛克懷疑莫里亞蒂教授就是犯罪卿。在學閥一案的時候,夏洛克和莫里亞蒂教授針尖對麥芒,一觸即發的緊張局面依舊歷歷在目。后來也有過諾亞號上的合作,希臘譯員案的合作,夏洛克雖然不再提莫里亞蒂教授的身份,但是還是對他警戒心十足。
有些人是天生不對付的,就像是兩塊相斥的磁鐵,天然是無法和諧共處的。
華生感覺,蘭尼就好像夾在兩難境地中央,一方面需要處理夏洛克的情緒波動,另一方面要關心莫里亞蒂教授的心情。這種雙重壓力讓他不禁心生同情。當然,這只是一個旁觀者的看法,也只是關心。
華生開始覺得,夏洛克并非唯一對莫里亞蒂教授有微妙感受的人,反而莫里亞蒂教授似乎也有故意挑釁夏洛克的傾向。這種相互間的矛盾,使得整個關系變得更加錯綜復雜。或許,在他們之間存在一些難以言明的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