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er73「與自己和解」
周一晚上。
221b公寓二樓的廚房正彌漫著食物的香氣。赫德森太太照例在灶臺旁忙碌著。她的手邊是一個切菜板,板上是為晚飯的小牛排做佐餐用的蔬菜。蔬菜刀在她麻利的動作里面,發出“噠噠噠”清脆的聲響。
而在她另一只手的邊上,則有一臺舊式的收音機。此刻它正發出嗡嗡的聲響。收音機有一些年歲,打開時總是有數據電流的忙音,就像是收音機在說自己已經上了一些年紀,發聲時還得咳一咳清一下嗓子。
赫德森太太平時做飯的時候,有收聽音樂或者娛樂節目的習慣。
說到收音機,它還有一個小小的故事。
這個故事和公寓最小的孩子有關。
住戶蘭尼是整個公寓里面最年輕的孩子,沒有被驕縱的壞習慣,對人很關心很有禮貌,對生活觀察也很細。他平時很安靜,是個內斂的孩子,素來是不愛主動說話,也不會輕易跟人主動聯系,非常有邊界感,甚至是距離感。可是只要相處久一些,就會知道。蘭尼很愿意和別人接觸,不管是交流,還是肢體接觸,都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樣生人勿近。他的不愿意表達,也不是沒有想法。當他有想法的時候,就會很愿意和別人溝通,由此,也很少會遮著掩著對別人溫暖的關切。
蘭尼有一次曾經想過,要不要給赫德森太太買平板電腦來代替這個老式收音機。他也解釋了這個高科技帶來的很多便利,甚至為了讓赫德森太太體驗一下,會把自己學習用的平板電腦借給她用。
“如果赫德森太太愿意,我可以幫你選購一臺,順便教你如何使用。”
赫德森太太因為蘭尼的熱心而感到溫暖,便也目光溫柔,笑著跟他解釋了原因,“我知道現在的電子設備都很方便。不過,這臺收音機對我來說,并不僅僅只是一個物品,或者說是被時代淘汰的產物,它是我的舊友。”
這收音機讓她回到了過去的日子,對她來說,它就像自己的老友一樣。用收音機的時候,她會感覺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簡單純粹,更無憂無慮,所以她才一直都在用收音機。
當然,有蘭尼的這層關心,收音機便是多了一層意義。
對赫德森太太來說,這個收音機身上又多了一個值得對外稱道的故事。
回歸正題。
赫德森太太一般用收音機的時候會收聽一些音樂,以此來調動自己做飯的情緒,讓自己能夠更專心地做飯。可這次赫德森太太開著收音機里面的新聞頻道,把自己的關注重心轉移到新聞內容上。
這些新聞內容原本是與她的生活毫無交集。在今天,它們也以奇特的方式走進了她的日常,成為與她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部分。
她耐心地等著一些毫無必要的內容從耳朵里面竄過,腦海里突然想起年少時看到的一本書
那算是一本寓言故事,也是赫德森太太對政治的啟蒙書。
赫德
森太太至今還記得那是她五年級看的動物農場,作者是喬治奧威爾。
那故事講的是一群農場動物從農場主手中獲得自由解放之后,建立起自己的國度。
她對這本書很多情節都記不清楚了。
可她在很小的時候就記得一個情節講的是在自由國度里面,作為領袖的動物紛紛發表自己的演講和想法,而坐在臺下的“平民”動物們的反應則是不管是誰發表演講,他們聽誰在講,就會覺得對方講得有道理,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這讓她想起周圍的人也是這樣。不管別人說什么,只要對方有一點道理,就覺得對方說的特別能入耳。然而,事實證明,那些所謂的道理都是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
她那時候突然感同身受,有著奇特的共鳴。她既覺得自己是臺下跟著搖擺的小動物,又覺得自己是記錄這一切的現實鏡頭,還覺得自己和作者有一瞬間共腦,知道作者到底為什么這么想。
這個感覺就像是在腦袋里面閃過一片電花,又像是舌尖含著一片薄荷糖,讓她一下子打起激靈,只覺得刺激又新鮮,讓她心潮澎湃。
那時候,赫德森太太第一時間就翻開書頁后面的評論,上面介紹說這是一篇在政治諷刺寓言。
這是赫德森太太第一次了解「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