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下過一場雨,地上滿是泥濘。
一個和小子受差不多高的小孩正在地里捉蚯蚓,摔了一跤,渾身上下都是淤泥,卻高興地不得了,興沖沖地跑向在另一壟田地里伺候莊稼的莊稼漢“阿爹我捉到蚯蚓了今天有肉吃”
那個孩子瘦瘦小小的,皮膚黑黃,跑向父親的路上,被小石子一絆,撞到了在田間行走的小子受,看著白白嫩嫩的小子受,當即愣住了“哇阿爹有仙童下凡了唉還有仙女姐姐”
莊稼漢抬頭一看,嚇得魂飛魄散,是貴族的服飾,沖撞了貴人狗娃闖禍了
莊稼漢立即丟下了地里的莊稼,飛奔到圖南和子受面前,雙膝下跪,又把狗娃也拉得跪在地上,怕自己滿身的污穢驚擾了貴人,沾滿了泥土和肥料的手不停地在那片單薄的麻布片上擦試,卻怎么也擦不干凈。
直到圖南的手扶住了他的手臂,示意莊稼漢站起來。
圖南的手白得像天邊綿軟的云朵,映襯著莊稼漢黑褐色如大地般色澤的皮膚,顏色對比叫人心驚。
莊稼漢根本不敢起身,堅持跪著“狗娃沖撞了貴人貴人恕罪”
圖南卻沒有如今那樣森明的等級觀念,但她也知道,奴隸社會傳承至今、根深蒂固的觀念,是無法靠幾句話就解決的,便道“恕你無罪,起來回話吧。”
莊稼漢帶著兒子誠惶誠恐地爬起來,聽到圖南在問“如今地里種的都是什么莊稼畝產如何,稅賦幾成吃得飽嗎”
莊稼漢不知道圖南問這句話是何意,還是據實稟報。圖南從莊稼漢的回復里,也了解到了這片殷郊郊外良田的真實收成。
如今殷都貴人愛食水稻,只是殷郊天旱、水田長不出多少收成,一畝地除去種子,僅剩下約莫七八十斤的稻谷,而這樣金貴的糧食,莊稼漢是一粒也不敢嘗的,全都要上供給貴人。
最普遍的糧食作物是小米和大黃米,兩者看著差不多,卻有區別,那大黃米,古稱叫做黍,這東西好養活,在貧瘠干燥的土地就能生長,只要愿意花心思侍弄,畝產約莫兩百斤左右,只是因為黍是釀酒的原料,所以格外受到地主和貴族的喜愛,平民輕易享用不了。
而那小米,古稱叫做粟,小米的味道要比大黃米更好些,熬成小米粥,冷卻之后,表面會浮著一層淡淡的類似脂肪的細膩漿液,被稱為“米油”,這層米油對于缺少油脂的平民來說,已經是難得的美味。而小米對土壤肥力的要求更高,畝產比大黃米低,一百五十斤到一百八十斤左右。
如今,因為商王帝乙最愛的一道美食,是小米燉羊肉,所以上行下效,各大貴族最愛的便也是這道菜,因此,平民們在種植大黃米供給貴族釀酒之外,還會種植小米,因為不愁銷路,能賣上價。而大黃米作為能夠釀酒的金貴糧食,反倒比小米價格更高些,不過平民倒也沒什么特別的感覺,能喝上小米粥,品一口米油,已經是難得的神仙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