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南特意囑咐了殺雞的時候,準備一個干凈的盆,放上四分之一的水,再加點鹽,可以促進雞血凝固,雞血快速沖進盆子里,靜置一段時間,就能凝固,再用刀劃開,便是血豆腐了。
眾人嘖嘖稱奇,只是這血豆腐腥味重,不知道圖南會怎么烹飪。
因為鹽焗雞需要時間焗熟焗透,所以圖南先做的是鹽焗雞。
殷夫人聽著圖南的話,將曬干之后又泡軟的荷葉拿過來,卻摸不清楚圖南想要拿這荷葉做什么。圖南自從發現了荷葉,就摘了許多,全都曬干了存起來,本想著做叫花雞荷葉雞用的,準備材料的時候才想起殷商這里沒有錫紙,便決定改良一下,做個荷葉鹽焗雞
圖南在殷商發現了沙姜,沙姜曬干磨成粉就是沙姜粉,味道濃烈,遠勝過一般的辣椒粉,也是做鹽焗雞的主要調料,這次眾人拿過來的雞的年齡各不相同,圖南選的是大約六七個月大的土雞,太嫩了做出來會很綿很柴,太老了肉質又硬,六七個月大的剛好。
取出內臟、清洗干凈之后,用沙姜粉、鹽和油調一個料汁,在雞的身上涂抹均勻。最合適的是花生油,但花生是外來種,如今的殷商沒有花生,花生油就更沒有了,句芒種出來的一小株花生也指望不上,圖南就用的芝麻香油。
洗干凈的土雞需要把表皮的水分擦干,這樣能更好地掛住料汁,腌制得更透,用料汁均勻涂抹雞的身體,給它做個全套馬殺雞,黃梔子泡水可以給雞上色,焗出來的色澤更加誘人。
調料抹勻之后,把雞爪塞到掏空的雞肚子里去,形狀更規整,把表皮微微晾干,這樣焗出來的雞皮會更脆,吃起來也有種獨特的干香。
晾干表皮的雞,料汁已經入味,再在肚子里放些打成蔥結的蔥,更好地去腥,取出曬干泡軟的荷葉,剪去粗硬的荷葉梗,裁成兩片,仔細地把雞包裹住,圖南為了更好地鎖住香氣和雞肉的水分,又在外面多包了一層荷葉,最后,用柔韌的茅草當繩子,繞一圈,固定住。
雞備好,緊接著便是炒鹽了,用的是粗鹽,因為粗鹽導熱更快,價格也更低廉。第一次炒的時候需要多炒一些時間,把水分蒸干,鹽可以反復使用,最好用鐵鍋,所以圖南拿出了星際運來的漆黑大鐵鍋炒鹽。
鹽炒熱之后,放入桂皮、八角、花椒、香葉等香料增加香氣,鹽粒在鍋中跳動,代表溫度足夠,就可以開始下一本工序。
殷商時期砂鍋已經應用廣泛,將炒熱的鹽盛到砂鍋底部,鋪個底,然后將用荷葉包裹好的雞放在砂鍋中央,倒入剩余的鹽,將整只雞全部淹沒,砂鍋放在灶臺燒上五六分鐘就可以關火,借由鹽的熱力和剩下的溫度將雞肉慢慢焗熟焗透,便可以靜待美味出鍋啦
作者有話要說嘰嘰的碎碎念
痛苦面具,每次都在提醒自己壓字數,每次都爆字數,怎會如此
剩下的不符合年齡的雞也會被做成美味的
血豆腐和內臟也是
請問,做美食的時候,材料不足怎么辦
嘰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錫紙就不做了,擺爛
圖南沒有材料咱就換荷葉頂上改良升級